[发明专利]滴灌用水流泥沙分离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7505.9 | 申请日: | 200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9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张杰武;刘玉华;赵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瑞盛亚美特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B01D21/26;B04C5/28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董斌 |
地址: | 73005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滴灌 水流 泥沙 分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自由旋流的装置和水流的过滤,也是用于花园、田地、运动场等浇水的前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的背景技术是申请号为96204592.6,名称为“一种泥砂分离器”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它有进水管,出水管,柱形外壳,锥形外壳,接砂口,集砂罐,排砂口,柱形外壳圆周切向接有进水管,柱形外壳顶部垂直接有伸入到柱形外壳内的出水管,柱形外壳下接锥形外壳,锥形外壳下部的接砂口接集砂罐,集砂罐上开有排砂口。对于泥沙含量较大并且泥沙粒度较小的水流,采用该技术分离泥沙不能取得较好的效率和效果,处理后的含有细小泥沙的流水不能用于滴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对含泥沙量较大河流水流的泥沙分离效率。
本发明是一种滴灌用水流泥沙分离系统,旋流离心分离器的上部为一圆筒,下部为锥筒,在旋流离心分离器下部的泥沙出口接有一集沙罐,进水管与分水管35连接,在分水管35上分别装有四个分解水量的第一分流管a1、第二分流管a2、第三分流管a3、第四分流管a4,每个分流管的入水口分别与进水流向相对斜向地安装在分水管35上,与进水管最近的第一分流管a1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5横截面积的1/4,第二分流管a2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5横截面积的2/4,第三分流管a3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5横截面积的3/4,第四分流管a4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5横截面积的4/4,每个分流管的出水口分别安装在一个旋流离心分离器32、30、26、24的圆筒上,在每个旋流离心分离器32、30、26、24的下部的泥沙出口分别连接一个集沙罐31、29、27、25,每个旋流离心分离器32、30、26、24上部的出口分别与一叠片式过滤器4、7、8、9的入口连接,每个叠片式过滤器4、7、8、9的出口分别与一个集流管b1、b2、b3、b4的入口连接,每个集流管b1、b2、b3、b4的出口分别安装在在集水管5上,经由出水管与滴灌系统连接。
进入旋流式离心分离器的水流量直接决定着水的旋流速度,是决定分离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分水管35上分别装有四个分解水量的第一分流管a1、第二分流管a2、第三分流管a3、第四分流管a4,每个分流管的入水口分别与进水流向相对斜向地安装在分水管35上,与进水管最近的第一个分流管a1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5横截面积的1/4,第二分流管a2入水口的横截面为分水管35横截面积的2/4,第三分流管a3入水口的横截面为分水管35横截面积的3/4,第四分流管a4入水口的横截面为分水管35横截面积的4/4,使每个分流管的分水量均占总水量的1/4,保证各组泥砂分离系统分离效果的一致。
旋流式离心分离器采用整体一次成型技术,在旋流式离心分离器的纵向、横向无对接接缝及焊接接缝。整体材质一致。使旋流式离心分离器避免了由于接缝在使用中形成的缺陷,使旋流式离心分离器的分离效果稳定、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其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为滴灌用水流泥沙分离系统,其旋流离心分离器的上部为一圆筒,下部为锥筒,在旋流离心分离器下部的泥沙出口接有一集沙罐,进水管与分水管35连接,在分水管35上分别装有四个分解水量的第一分流管a1、第二分流管a2、第三分流管a3、第四分流管a4,每个分流管的入水口分别与进水流向相对斜向地安装在分水管35上,与进水管最近的第一分流管a1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5横截面积的1/4,第二分流管a2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5横截面积的2/4,第三分流管a3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5横截面积的3/4,第四分流管a4入水口的横截面积为分水管35横截面积的4/4,每个分流管的出水口分别安装在一个旋流离心分离器32、30、26、24的圆筒上,在每个旋流离心分离器32、30、26、24的下部的泥沙出口分别连接一个集沙罐31、29、27、25,每个旋流离心分离器32、30、26、24上部的出口分别与一叠片式过滤器4、7、8、9的入口连接,每个叠片式过滤器4、7、8、9的出口分别与一个集流管b1、b2、b3、b4的入口连接,每个集流管b1、b2、b3、b4的出口分别安装在在集水管5上,经由出水管与滴灌系统连接。在分水管35上装有一快速释压阀34。在分水管35上装有一压力表3。进水管由形状为弯管的第一进水管33和第二进水管1组成,第二进水管1通过一法兰盘2与分水管3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瑞盛亚美特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瑞盛亚美特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75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冷却滚筒式冷渣器
- 下一篇:生物培养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