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大蒜深加工废水中提取大蒜素的方法及用于大蒜素提取的大蒜素吸附树脂在审
申请号: | 200710016014.2 | 申请日: | 200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8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郑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华;郑永军 |
主分类号: | C07C321/18 | 分类号: | C07C321/18;C07C381/00;C07C319/28;A61K36/8962;B01J20/26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722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蒜 深加工 水中 提取 大蒜素 方法 用于 吸附 树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大蒜深加工废水中提取大蒜素的方法及用于大蒜素提取的吸附树脂,属于大蒜素回收提取领域。
背景技术
大蒜以其丰富的应用价值,已被加工成多种保健(食)品。目前,大蒜加工企业对蒜片、蒜米、蒜片等的加工废水,只采取简单的化学处理便加以排放。这不仅造成严重污染,废水中的大量有用物质也被白白浪费掉。
另一方面,现有技术对大蒜素的提取原料还仅限于大蒜蒜米,产品成本高,资源消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从大蒜深加工废水中提取大蒜素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技术任务是提供用于大蒜素提取的大蒜素吸附树脂。
本发明提取大蒜素的方法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利用大蒜素吸附树脂从大蒜深加工废水中提取大蒜素等有用物质;
所述大蒜素吸附树脂以大蒜素作模板分子,以苯乙烯、丙烯酸酯的共混物为单体,配合适量致孔剂、分散剂、引发剂,经分子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制得,如悬浮聚合法、封管聚合法等;
回收过程中所用洗脱剂为乙醇、多元醇和水的混合液。
本发明提取大蒜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收集大蒜深加工废水,经过滤后送入装有大蒜素吸附树脂的树脂吸附柱进行吸附处理;
b、利用醇水溶液作为洗脱剂对树脂吸附柱进行洗脱处理;
c、收集洗脱液,洗脱液浓缩得大蒜素粗提物。
以上述方法得到的大蒜素粗提物可以进一步浓缩得到浓度不小于75%的医药级大蒜素,优选地浓缩方法为:
大蒜素粗提物在60—85℃下减压蒸馏1.5—3小时后,经无水乙醇萃取,即可得到浓度不小于75%的大蒜素提取物。
大蒜素吸附树脂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苯乙烯:50—70份 丙烯酸酯:15—30份 大蒜素:5—15份
致孔剂:5—15份 分散剂:0—2份 引发剂:0.05—0.5份;
洗脱剂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乙醇:65—80份 多元醇:5—20份 水:10—25份;
其中:
致孔剂为甲苯或乙苯;
分散剂为聚乙烯醇或聚乙稀吡咯烷酮;
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
多元醇为乙二醇。
本发明中,用于大蒜素提取的大蒜素吸附树脂以大蒜素作为模板分子,以苯乙烯、丙烯酸酯的共混物为单体,配合适量致孔剂、分散剂、引发剂,通过各种现有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聚合方法制得,如悬浮聚合法、封管聚合法等。
经实验,各原料的重量配比在以下范围内时,制备的大蒜素吸附树脂对大蒜素都有较好的选择性:
苯乙烯:50—70份 丙烯酸酯:15—30份 大蒜素:5—15份
致孔剂:5—15份 分散剂:0—2份 引发剂:0.05—0.5份。
吸附树脂各原料的优选重量配比为:
苯乙烯:55—65份 丙烯酸酯:18—25份 大蒜素:8—12份
致孔剂:8—12份 分散剂:0.8—1.5份 引发剂:0.07—0.3份。
吸附树脂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苯乙烯:60份 丙烯酸酯:20份 大蒜素:10份
致孔剂:10份 分散剂:1份 引发剂:0.1份。
所述致孔剂为甲苯或乙苯;
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醇或聚乙稀吡咯烷酮;
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
本发明的提取大蒜素的方法以简单的工艺过程将大蒜深加工废水中的大蒜素等营养成份回收提取,使资源得到充分地回收利用,为大蒜素的提取提供了一个新的、低成本的原料来源,大大降低了大蒜素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
回收大蒜素后的废水经现有技术中的简单化学处理(如絮凝沉淀处理)便可以达到国家第二类污染物的一级排放标准,可以降低企业在废水治理方面的费用投入。
在回收提到大蒜素的同时,可以得到大蒜多糖、蛋白质等副产物。
本发明的大蒜素吸附树脂对大蒜素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不仅可以用于本发明中大蒜素的提取方法中,还可以应用于其它情况下大蒜素的提取分离过程中。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从大蒜深加工废水中提取大蒜素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华;郑永军,未经陈华;郑永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60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