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5683.8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5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新境界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25/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侯向东 |
地址: | 250014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服 治疗 神经痛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肋间神经痛是指循着某一个或几个肋间神经的径路而出现的疼痛。多与病毒感染、毒素、机械损伤及邻近器官和组织的病变有关。疼痛部位大都发生于左侧5-9肋间。疼痛性质为刺痛或灼痛,时时有发作性的增剧,在剧烈运动、喷嚏、咳嗽或深吸气时,疼痛通常加强。沿病变的神经有压痛点,受累神经分布区常有感觉过敏或减退。本病属中医″胁痛″范围。胁属少阳,或内因于肝胆病变,或外伤于风寒湿邪,均可导致少阳经气不利,使经络阻滞不畅,引起胁肋疼痛。对于肋间神经痛的治疗目前一般采用药物、理疗、针灸、推拿等,但是效果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治疗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内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全部选用天然中草药,能够有效治疗肋间神经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内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为:沙参9克,生地1O克,当归10克,柴胡6克,白芍9克,川楝子10克,白蒺藜9克,炙甘草6克,枳壳9克,炒青皮9克,丝瓜络6克和制没药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次,早晚分服。
药理作用:
沙参:润肺止咳,清肺热、润肺燥、养肺阴,可治疗肺燥干咳、肺阴虚咳血等症。
生地:清热凉血,用于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养阴生津,内热消渴。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柴胡:苦,微寒。归肝、胆经。疏散退热,舒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川楝子: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白蒺藜: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用于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
枳壳:苦、辛、酸,温。归脾、胃经。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
炙甘草: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炒青皮:苦、温、辛。归肝、胆、胃经。主治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或气滞血淤,积聚,肝脾肿大。临床用于肝气郁滞。胸胁胀痛,肝脾肿大,甲状腺炎等。
丝瓜络:性味性症,味甘。通络,活血,祛风。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
制没药:苦,辛,平,无毒。肝,脾,心,肾经。活血定痛,消肿生肌,主治跌打损伤,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疮疡溃后久不收口。
本发明将以上药物组合后,药效具有协同作用。该种内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配方合理,制备方便,疗效确切,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经临床验证治疗肋间神经痛84例,有效率91%。
典型病例:
病例一:苏某,女,30岁,患者左侧胸胁钝痛3天,3天前晨起时因翻身致胸胁疼痛,以胸骨左缘2~3肋间钝锉样痛为主,固定不移,持续不减,呼吸、活动均受限,痛不可大声言谈及咳嗽,胸闷纳呆,嗳气频作。胸骨左缘约4~5cm平行第2、3肋间处压痛(+),X线胸部拍片未见异常,苔白,脉弦。用该种内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治疗5天后痛减,能大声言笑,活动自如。共治疗十天而愈。
病例二:宋某,男,50岁,患者胸胁胀痛3月余,加重3天。患者自觉右侧胸胁部经常发生突然疼痛,不能深呼吸,但不时消失。3天前在右侧第7、8肋间出现持续性剧痛,疼痛难忍,痛点不移,压痛明显,经B型超声波检查证实肝胆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有力。服用该种内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四剂后即感疼痛消失,局部触压发胀,为加强疗效继续治疗五天而愈。
病例三:霍某,女,44岁,患者右侧胸痛7天。无明显诱因自觉右侧,5、6肋间隙阵发性疼痛1周,咳嗽、衣物摩擦即加重症状,活动受限。肋骨边缘有压痛,舌尖红,苔薄白,脉沉紧。服用该种内服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五剂后即感疼痛消失,局部触压发胀,为加强疗效继续治疗五天而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新境界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新境界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56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