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可形成真玉层的陶瓷器皿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5573.1 | 申请日: | 200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于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北钛河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5 | 分类号: | C04B41/85;C04B41/86;C03C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3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形成 真玉层 陶瓷 器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表面可形成真玉层的陶瓷器皿,其特征在于:其陶瓷器皿外表面和/或内表面真玉层由玉粉与釉料按以下重量百分比进行混合调配,然后经研磨、施釉、烧结成型步骤制作而成:
玉粉 10~60%;
二氧化硅粉 0~20%;
熔剂 30~55%;
助熔剂 0~30%;
结合剂;按上述玉粉、熔剂、助熔剂总重量的0.1~1%另行加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可形成真玉层的陶瓷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粉粒度在1万目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可形成真玉层的陶瓷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中按所述玉粉、熔剂、助熔剂、结合剂总重量的0.5~10%另加入着色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可形成真玉层的陶瓷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剂为长石粉,熔剂的重量百分比为40~55%;所述的助熔剂选用石灰石、碳酸钡、氧化锌、氧化镁或碳酸锶粉末其中之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结合剂可选用甲基纤维素或阿拉伯树胶其中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可形成真玉层的陶瓷器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粉与釉料按以下重量百分比进行混合调配:
玉粉 50%;
长石粉 35%;
石灰石 5%;
碳酸钡 5%;
氧化锌 5%;
甲基纤维素;按上述玉粉、长石粉、石灰石、碳酸钡、氧化锌总重量的1%另行加入。
6、一种表面可形成真玉层的陶瓷器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原料配比,包括下述工艺步骤生产:
检选步骤:检选硬度大于6度的玉块;
粉碎步骤:将硬度大于6度的玉块以高速球磨撞击的方式,形成细微玉粉;
釉料调配步骤:将上述步骤所获得之细微玉粉,加入熔剂、助溶剂,并加入结合剂后搅拌混合,形成釉料;
研磨步骤:将混合有玉粉、熔剂、助溶剂及结合剂的釉料,进行湿式研磨,形成溶融状态的釉浆;
施釉步骤:将陶瓷器皿生坯体在施釉之前先经过600~800℃的素烧,然后将此熟坯洗净、烘干后,再将釉浆施釉至熟坯表面;
烧结成型步骤:以1300℃高温对施釉完成的熟坯进行烧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可形成真玉层的陶瓷器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碎步骤中,采用二段式连续自体撞击的方式粉碎,第一阶段让玉块放在高速球磨机内,高速球磨机以每分钟约1200转的高速转动,使玉块彼此快速撞击,经过长达五小时的连续彼此碰撞之后,使硬度大于6度的玉块撞击成直径在5mm以下的玉块,然后去除玉块以外的杂质,再进行第二阶段细微化撞击;第二阶段细微化撞击时,高速球磨机内以每分钟约2500转的高速转动,磨球可选用直径为0.5厘米的氧化铝球,研磨2~3个星期,将玉粉的粒度达到壹万目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可形成真玉层的陶瓷器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于釉料调配步骤进行湿式研磨时,是以60%水加入釉料配方中进行研磨,以形成釉浆,以每分钟约1200转的速度进行湿式研磨搅拌,经过60~72小时的时间,直至确定釉料配方能完全混合为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可形成真玉层的陶瓷器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器皿粗胚表面,先行绘制或印制在玉理纹路,经半透明含玉釉料覆盖后,在其外观可折射模拟出玉质纹路;该纹路可采用一次以上重复印刷处理;该纹路可采用手绘,以一笔以上多次绘制,或者纹路为多彩多次布上;纹路釉彩与底色釉料可为不同色彩,但质地同等可交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北钛河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北钛河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55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获取传输格式指示符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移动电话
- 下一篇:车辆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