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泵双喷喷水织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15288.X | 申请日: | 2007-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92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殷文波;刘国辉;李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金三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3D47/32 | 分类号: | D03D47/3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连君 |
| 地址: | 266425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泵双 喷喷 织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水织机,特别涉及双泵双喷喷水织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喷水织机工艺结构主要有开口机构、引纬机构、送经机构、卷取机构和其他辅助机构等部分,其他辅助机构包括测长装置、储纬装置、绞边装置和断经自停装置。引纬机构一般采用单泵单喷方式,其比较适合织造由一种纬纱组成的窄幅织物,不能织造两种不同纬纱组成的织物,更不能织造由两种纤度差异较大的纬纱组成的宽幅织物。虽然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能够织造两种不同纬纱组成的织物的双泵双喷喷水织机,但其引纬精度比较低,织机转速比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双泵双喷喷水织机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双泵双喷喷水织机,不仅能够制造两种不同纬纱组成的织物,且具有引纬精度高、织机转速快等优点。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双泵双喷喷水织机,包括开口机构、引纬机构、送经机构及卷取机构,引纬机构包括供水箱,供水箱通过管路与两个水泵相连通,两个水泵分别通过管路与单体双向柱塞六通道换向阀的两个进水孔连通,换向阀的两个出水孔分别与喷嘴相连通,换向阀还开设有两个回水孔,两个回水孔通过管路与供水箱连通,换向阀的每个进水孔分别对应一个出水孔和一个回水孔,并择一相通,两个出水孔交替开通。
上述回水孔与供水箱之间设置有减压回水装置,减压回水装置通过管路与供水箱连通。
上述送经机构包括与后梁辊连接的涨力连杆,涨力连杆通过转轴与涨力臂连接,涨力臂上套置有涨力弹簧。
本发明双泵双喷喷水织机,由于在引纬机构采用了两个水泵与一个单体双向柱塞六通道换向阀相连通,换向阀上的两个出水孔交替出水,当换向阀上的一个进水孔与对应的出水孔相连通时,另一个进水孔与回水孔相连通,一个换向阀能够同时控制两个水泵的进水、出水和回水,提高了引纬精度和织机转速;同时在回水孔与供水箱之间设置有减压回水装置,解决了回水压力对供水箱造成的冲击,避免了织造过程中因回水的冲击产生气泡,造成引纬的空停;送经机构结构简单,并可根据织物的纬密自行调节送经量和经纱张力,提高了织造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引纬机构供水部分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送经机构的结构简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双泵双喷喷水织机,其开口机构、引纬机构、打纬机构、送经机构、卷取机构和其他辅助机构等部分,除下述技术内容外,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下面结合着最为相关现有技术特征,并重点说明本发明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技术特征:
结合图1,本发明中的引纬机构,包括供水箱1,供水箱1通过管路与两个水泵2和3相连通,两个水泵2和3分别通过管路与单体双向柱塞六通道换向阀4的两个进水孔41和42连通,换向阀4的两个出水孔43和44分别与喷嘴(图中未示出)相连通,换向阀还开设有两个回水孔45和46,两个回水孔45和46通过管路与减压回水装置5连通,减压回水装置5通过管路与供水箱连通。进水孔41可与出水孔43和回水孔45择一连通,进水孔42可与出水孔44和回水孔46择一连通,出水孔43和44交替出水,当进水孔41与对应的出水孔43相连通时,进水孔42与回水孔46相连通,当进水孔42与对应的出水孔44相连通时,进水孔41与回水孔45相连通,一个换向阀能够同时控制两个水泵的进水、出水和回水,提高了引纬精度和织机转速;同时在回水孔与供水箱之间设置有减压回水装置,解决了回水压力对供水箱造成的冲击,避免了织造过程中因回水的冲击产生气泡,造成引纬的空停。
结合图2,本发明中的送经机构,其包括与后梁辊(图中未示出)连接的涨力连杆6,涨力连杆6通过转轴7与涨力臂8连接,涨力臂8上套置有涨力弹簧9。该送经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并可根据织物的纬密自行调节送经量和经纱张力,提高了织造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金三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金三阳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52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交互方法
- 下一篇:玻璃保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和涂布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