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耳多糖的酶法逆向提取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4978.3 | 申请日: | 200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6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侯建明;蓝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建明 |
主分类号: | C12P19/04 | 分类号: | C12P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71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银耳 多糖 逆向 提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耳多糖的酶法逆向提取工艺。
背景技术
银耳的深加工和其精华成分的提取是促进发展银耳种植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银耳大部分直接作为餐桌上的食品和人们不时食用的滋补品,但食用时费工费时,不便形成食用习惯,而且直接食用还难以发挥银耳防病治病的保健功效。现行银耳多糖的提取方法是将银耳制成浆与水相混后,再从混合液中分离出银耳多糖,其缺点是大量耗水和酒精,得率很低,只适于提供科研试验之用,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银耳多糖的酶法逆向提取工艺,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一种银耳多糖的酶法逆向提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银耳浸于水中,调节pH至7.3-7.6,使银耳吸水膨胀,将膨胀后的银耳移入酶解液中进行酶解,酶解温度为35-38℃,pH7.5-8.5,时间1-2h,从酶解液中移出酶解后的银耳,置于碱性溶液中,浸泡10-20分钟后,升温至90-98℃,持续0.5-1.0h,搅动,除去液面浮出的泡沫残渣,将絮状固形物移出,置于酸性溶液中,浸泡20-40分钟,移出絮状固形物,置于弱碱溶液中,浸泡10-20分钟,再移入清水,取出,沥干,脱水,低温干燥,得银耳多糖;所述的酶解液为含有胰酶的水溶液,pH为7.5-8.5。
按本发明的方法提取的银耳多糖可单独作为终端产品以阻止肠道脂类吸收,降低血脂和预防脂肪肝、减肥等,也可以作为主效原料配制降糖、排毒养颜、防止便秘等保健食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取经过精选、去杂和除去托盘的银耳100g浸于水中,用Na2CO3的水溶液调节pH至7.3-7.6,使银耳吸水膨胀至原重量的15倍,将膨胀后的银耳移入含有胰酶的酶解液中进行酶解,使银耳结构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类物质分解释出,酶解液中胰酶的重量百分浓度为1.0-1.5%,酶解温度为35-38℃,pH为7.5-8.5,时间1-2h。从酶解液中移出酶解后的银耳,置于pH为9-10的碱性溶液中,浸泡10-20分钟,开始加温,升温至90℃-98℃,持续0.5-1.0h,搅动,此时有泡沫残渣浮出水面,镜检可见珍珠样脂肪球和细胞内容残片,将其除去。然后从上述碱性溶液中将絮状固形物移出,置于经用盐酸调节pH至6.0-6.5的酸性溶液中,浸泡20-40分钟,原银耳中的小分子非提取有机物和酸溶性无机物质亦被除去,此时该絮状固形物呈现晶莹剔透、白色婚纱模样,移出絮状固形物,置于经NaOH调节pH至7.3-7.5的弱碱溶液中,浸泡10-20分钟,再移入清水,10分钟后取出,沥干,脱水,低温干燥,得银耳多糖干品59g,其中含水分3.5%。经检测,该银耳多糖纯度达98.2%(硫酸蒽酮法定量)。
所述的胰酶为天然产物,其中主含胰蛋白酶和胰脂酶。应用本发明生产的银耳多糖经实验证明:在降糖效应、阻止肠道脂类吸收和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均优于现行方法提取的银耳多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建明,未经侯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49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