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法冶金熔融析出杂质提纯生产太阳能多晶带硅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4959.0 | 申请日: | 200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8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学;曹军;高新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荣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06 | 分类号: | C30B29/06;C30B28/04;C01B33/0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1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冶金 熔融 析出 杂质 提纯 生产 太阳能 多晶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太阳能多晶带硅杂质提纯及生长方法,用浮法冶金融熔析 出杂质提纯制造太阳能多晶带硅,过程具有杂质提纯、工艺简单、节能降耗、易扩 大规模的特点,尤其涉及光电产业及半导体产业的多晶硅制作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级多晶硅的提纯制备工艺主要是采用高纯SiHCl3和流化床过程来 制备粒状高纯多晶硅,此法的缺点是工艺复杂,因而提纯成本高昂。
而现有的带硅即所谓片状硅,在生长的过程中直接生长出薄片状的硅板,再切 成硅片。目前商业上较普遍采用的是条带(string ribbon)法、蹼状(dendritic web) 法、定边喂膜生长(EFG-Edge-defined film-fed growth)法、薄膜硅等。这些方法 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晶粒细小,缺陷密度高;规模化很小,能耗高,产能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是克服行业内上述两个工艺的技术缺点,采用简易工艺过 程,构建规模化生产工艺框架,解决制造规模难以扩大的问题。发明的目的之二是 节能降耗,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高纯石墨坩埚为液槽,以Bi-Si融体为基本母液成分, 采用真空电阻炉设备作为整个体系的升温装置,通过改变母液成分和组分比,通过 调整升温、降温曲线、改变真空室压力等一系列宏观措施,调控微观硅晶体从母液 中析出凝结状态及生长速度,由于硅多晶体比重比混和液轻很多,因此上浮母液液 面上。控制好加Bi-Si料、加热、降温等条件,可以达到连续生产。
将上述操作得到的带硅,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采用激光退火、灯光退火、电子束 退火、区熔退火等再结晶实验手段进行再处理,可改善晶体结构,促使晶粒长大, 减少内部缺陷,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上述两个实验过程都有一定杂质提纯作用。如果得到的样品未达到纯度技术要 求,重复上述试验过程,并有针对性地调整相关工艺参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工艺过程更简单。
2.生产成本更低。
3.降低生产能耗。
4.简化生产设备。
5.更适于大规模生产。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在真空炉内的第一次结晶。
图1中,真空电阻炉(1),石墨坩埚(2),结晶的带硅(3),加热装置(4), Bi-Si混和母液(5)。
附图2是结晶的带硅在激光等条件下的再结晶。
图2,激光发生装置(1),惰性气体调节(2),石墨坩埚(3),带硅(4),衬 底(5)。
实施例:将硅与铋按1∶5的比例放入石墨坩锅,并一同放入真空电阻炉内,然 后抽真空到10Pa以下,加热到1500度,恒温3小时,然后降低温度到1400度,保 温3小时,停止加热,自然冷却到室温。取出带硅后在氩气的保护下进行激光加热 熔化后退火,促使带硅再结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荣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荣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49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日光灯
- 下一篇:公铁两用牵引叉车及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