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一次提溴废液二次提取溴素的新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14116.0 | 申请日: | 200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4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于波;李学德;原明江;任旭华;李宝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州诚源盐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7/09 | 分类号: | C01B7/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4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一次 废液 二次 提取 新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卤水中提取溴素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一次提溴废液二次提取溴素的工艺。
背景技术 空气吹出酸法制溴,以其能耗较低,提取率较高等优势目前在卤水制溴中被广泛使用。但利用这种方法一次提溴后的卤水中一般尚含溴离子和游离溴50—70ppm,如果将一次提溴后的卤水直接用作晒盐原料,势必造成溴这种昂贵资源的浪费。
现行的二次提溴方法中,一般采用与一次提溴基本相同的工艺和设备。由于对于一次提溴后的卤水特性研究不够,现行的方法由于针对性较差而普遍存在工艺不够合理,提取率偏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方法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一次提溴废液二次提取溴素的工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改进二次提溴的工艺条件和设备构造,使二次提溴工艺针对性更强,更合理,溴的提取率更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一次提溴废液二次提取溴素的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第一步:一次提溴后的卤水自然流入缓冲池;
第二步:利用液泵将缓冲池中的卤水经过管道泵入吹出塔,管道中加入氯气使溴离子在管道内氧化;
第三步:卤水自上部喷淋进入吹出塔,利用风机自吹出塔底部向上吹入空气,将卤水中游离溴解析出来形成溴空气;
第四步:溴空气进入吸收塔,并加入二氧化硫和水,形成氢溴酸的酸雾;
第五步:将氢溴酸的酸雾进行蒸馏制得溴素;
其中,第三步中,喷淋1m3卤水的供风量为140-180m3;卤水的喷淋密度为:20-30m3/(m2·小时);
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吸收塔被隔断分割为两个吸收室,即第一吸收室和第二吸收室,两吸收室间的的通道作为溴空气的回转口,该通道位于隔断下方;溴空气进入吸收塔后依次流经第一吸收室、通道和第二吸收室,从第二吸收室上端出口排出。
第四步中,二氧化硫和水从两支管道中分别加入到第一吸收室和第二吸收室中。
第二步中,管道中加入氯气量以含溴量为基准在110-120%之间。
第四步中,水的加入量使吸收液中溴的含量在30-50kg/m3。
第五步中,用氯量以含溴量为基准在105-110%之间,水蒸汽温度在80-90℃之间。
吹出塔和吸收塔为连体方塔。
所用的液泵为聚乙烯滚衬耐腐泵。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1)、对喷淋卤水时供风量以及喷淋密度的控制经过了大量实验研究,并找到了较佳范围。供风量过低,溴的得率受到影响,过高则导致卤水被一并吹出。喷淋密度过高,溴的得率受到影响,过低则导致卤水被一并吹出。保证了较高的溴得率。(2)、溴空气在吸收塔中流经一回转腔体,其过程中氢溴酸逐渐凝聚下落被收集,尽量避免被气相带走,进而增加本方法的溴得率。(3)、二氧化硫和水从两支管道中分别加入到两个吸收室,强化了其与溴空气的接触反应。(4)、吹出塔和吸收塔为连体方塔,与现有的圆塔相比较,一是风阻小,降低能耗;二是结构简单,降低安装费用;三是节省基建投资。(5)、所用的液泵为聚乙烯滚衬耐腐泵,过流元件的使用寿命超过一年。(6)、不经酸化工序,降低了物料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7)、对管道中加入氯气量,第四步中水的加入量,第五步中用氯量及水蒸汽温度等技术参数进行了大量对比研究和实验,并找到了优选数值范围。
二次提溴率达到72%(以含溴离子和游离溴60ppm的一次提溴废液为基准)。
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发明溴空气在吸收塔中流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第一步:一次提溴后的卤水(PH值在3左右)自然流入缓冲池;缓冲时间:约90秒钟。
第二步:利用液泵将缓冲池中的卤水经过管道泵入吹出塔,管道中加入110%(以含溴量为基准)的氯气使溴离子在管道内完全氧化。
第三步:卤水自上部喷淋进入吹出塔,利用风机自吹出塔底部向上吹入空气,将卤水中游离溴解析出来形成溴空气;喷淋1m3卤水的供风量为140m3;卤水的喷淋密度为:20m3/(m2·小时)。
第四步:溴空气进入吸收塔,并加入二氧化硫和水,形成氢溴酸的酸雾;水的加入量使吸收液中溴的含量在30k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州诚源盐化有限公司,未经莱州诚源盐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4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