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自动落料装置的门封条焊角机及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13790.7 | 申请日: | 2007-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4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 发明(设计)人: | 蒋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红军 |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B29C65/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滨生 | 
| 地址: | 266032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装置 封条 焊角机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焊接冰箱门封条角部的门封条焊角机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生产制造冰箱、冰柜门封条过程中,需对门封条四角部进行焊接。焊角机有双孔焊角机和单孔焊角机两种。在目前国内外不同结构双孔焊角机中,在焊好门封条最后开模时,门封条的角部总是随着焊机工装退出并夹在模具中,需要人工将焊好的门封条拽出,很容易拽破门封条的焊角部位,造成废品,有一种补救的方法是在焊好后开模前,人工用手按在固定模具上,开模后再迅速松手,由推杆将焊好的门封条推出,但此效果也不佳,而且此时人一旦操作不熟练或手法不得当,同样造成废品。
目前还没有一种不需要人工操作、焊好的门封条在开模后自动落下的双孔焊角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门封条焊角机焊好的门封条不能自动落下、还需要人工拽出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带自动落料装置的门封条焊角机以及实现自动落料的方法。
为了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自动落料装置的门封条焊角机,包括焊接模具,所述焊接模具包括左前模、右前模、左后模、右后模,所述左前模和右前模上设有真空吸附孔,所述的左后模与右后模上开有自动吹气落料气道,该气道的出气口在所述左后模与右后模的模具型腔的端面上,所述左前模和右前模上设置有能将门封条推出的推杆。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前模和右前模的体上设有滑道孔,所述的推杆贯穿于所述的滑道孔中,其一端可探出所述模具型腔端面,另一端连接在气缸的活塞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左前模和右前模上的推杆各有两根,推杆端部均设有连接杆,以更好的推动门封条。
一种利用带自动落料装置的门封条焊角机实现自动落料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①门封条焊接完毕后,利用左前模与右前模上的真空吸附孔,真空吸附持续一段时间将焊好的门封条吸住;
②在开模时,向自动吹气落料气道释放出压缩空气,将焊好的门封条吹出;
③同时气缸中的活塞带动推杆运动,使得推杆将焊好的门封条推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真空吸附持续时间为0.2~2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释放出的压缩空气为3~10K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原有门封条焊接模具上设置自动吹气落料气道以及推杆,配合原有的真空吸附孔,构成自动落料装置,然后通过PLC命令指示,使得焊好的门封条能够自动落下,不需要人工拽出,保证了成品率;实现了按动按钮后即自动操作的效果;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本发明的焊接模具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所述门封条焊角机在插入门封条时的俯视图;
图3-1是图3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1是所述左前模中的推杆复位状态图;
图4-2是图4-1的俯视图;
图4-3是图4-2的A-A剖视图;
图5-1是所述左前模中的推杆卸料状态图;
图5-2是图5-1的俯视图;
图5-3是图5-2的B-B剖视图;
其中:
1、门封条焊接模具;1-1、左前模;1-2右前模;1-3左后模;1-4、右后模;1-5、吸真空气道;1-6真空吸附孔;1-7自动吹气落料气道;1-8、出气口;1-9、模具型腔;2、推杆;2-1、滑道孔;2-2连接杆;3、气缸;4、门封条;5、焊接模具附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在原有门封条焊角机的焊接模具上设置自动吹气落料气道以及推杆,构成了门封条焊接过程中的自动落料装置。
实施例一,本发明带自动落料装置的门封条焊角机,包括焊接模具1,所述焊接模具1包括左前模1-1、右前模1-2、左后模1-3、右后模1-4,如图1和图2所示,左前模1-1和右前模1-2上设有真空吸附孔1-6,所述的左后模1-3与右后模1-4上均开有自动吹气落料气道1-7,该气道的出气口1-8在所述左后模1-3与右后模1-4的模具型腔1-9的端面上,所述左前模1-1和右前模1-2上设置有推杆2,所述推杆2端部能将门封条4推出。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前模1-1和右前模1-2的体上设有滑道孔2-1,所述的推杆2贯穿于所述的滑道孔2-1中,如图4-3和图5-3所示,推杆2一端可探出模具型腔端面,另一端连接在气缸3活塞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红军,未经蒋红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3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