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痤疮治疗罐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2590.X | 申请日: | 2007-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5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边远;王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边远;王树春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M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3008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站前派***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痤疮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痤疮治疗罐,具体涉及一组能够快速治疗面部痤疮、湿疹等面部皮疹的负压治疗罐。
背景技术
痤疮治疗罐是利用中医拔罐的原理经过临床长期观察,并不断地改进研制而成的。
中医拔罐法是用排除罐内空气,以产生负压,使其吸附在皮肤表面,通过局部的负压刺激,而引起局部组织充血,促使该处的经络通畅,气血旺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加强,具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本痤疮治疗罐正是利用这一原理,直接吸拔在痤疮皮疹的表面,直接治疗病变皮肤本身。因此,治疗更直接,疗效更直观。
传统的火罐到现代的多种负压治疗罐,虽多种多样,但一般多用于身体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专门用于人体面部的治疗罐至今还没有出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以在鼻尖、鼻翼处可以拔罐的罐种,而且传统的拔罐方式多为利用负压留罐10—20分钟。即使有口径小的罐,可以留在面部,也会造成面部瘀青影响美观。而本发明解决了其它罐种罐口大不能拔小部位的难题,它可以根据病变部位选择罐口口径,最小口径为5毫米,一般鼻尖、鼻翼等小部位以及身体上其它凸凹的部位及手指(足趾),均可以吸拔。因其多为闪罐手法,一般见效快,而且不留瘀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气负压治疗面部痤疮、湿疹的负压治疗罐。本组痤疮治疗罐是由具有不同规格罐口其直径最小为五毫米,带有耳翼的罐体,带有螺纹的活塞和螺母组成。带有螺丝扣的活塞与带有耳翼的罐体,内腔相匹配。螺母在罐体与活塞柄间放置。使用时抽拉活塞到一定高度罐内达到一定压力时,为了留罐,而下推螺母,与活塞上的丝扣相吻合,拧紧而固定活塞。
治疗时,将罐口紧贴皮损部位,一手握住罐体,一手拉动活塞,使罐内产生负压,吸起患处皮肤,然后两手用里外拉,呈闪罐样治疗,反复多次,一般病情较重的也可以留罐治疗。
本发明痤疮治疗罐,具有抽拉、留罐两项功能。而且专门为身体中面积小,肌肉菲薄,不宜拔罐的部位设计。比如,鼻尖、鼻翼、手足指、关节等部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与其他罐种相比,结构不同,治疗效果不同。该罐对面不及身体其它部位小的凸凹面均能治疗。而这些部位,均是其他罐种不能治疗的部位,如鼻尖、鼻翼、手足指(趾)关节等部位。另外,该罐为抽拉式负压罐,罐内压力可以自控,因病变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压力,因此,治疗痤疮,疗效快捷。对于初起的粉刺、湿疹疗效极佳。可以作为家庭常备,医疗保健,器具使用。
附图说明
痤疮治疗罐结构示意图:
图1为痤疮治疗罐1型示意图、图2为痤疮治疗罐2型示意图。
其中:(1)—活塞手柄 (2)—螺母 (3)—罐身耳翼 (4)—罐身 (5)—带有螺丝扣的活塞杆 (6)—活塞 (7)—不同型号的罐口(最小五毫米)
具体实施方式
痤疮治疗罐的罐身(4)为筒型或筒型加圆锥形。其上有耳翼(3)根据不同规格的罐口(7)活塞(6)与其内腔相匹配。带有螺丝扣的活塞杆(5)与螺母(2)内腔相匹配。活塞杆顶部为手柄(1)。
该组痤疮治疗罐,在治疗痤疮、湿疹时,可以独立治疗,也可以与其他罐种及中西药结合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边远;王树春,未经边远;王树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25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ETO线束预装系统及其线束预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钥匙扣自动组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