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沙地土壤取土钻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2159.5 | 申请日: | 200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全来;蒋德明;骆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驰;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沙地 土壤 取土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沙土地不同层次土壤土样采集,具体是为化验土壤养分含量和测定土壤含水量等科学试验提供一种有效的适于沙地土壤新型取土钻。
背景技术
普通取土钻钻头如图1所示,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靠手动或锤击等外力将钻头打入土中,土壤克服摩擦力进入钻头取土器中,拔出钻头时,靠与取土器内壁的摩擦力将土壤带出,这种取土器由于结构和原理简单,适用于多种农田土壤,并得到广泛应用。
在干旱和半干旱沙区,沙地土壤机械组成中有70-80%是由大于0.1mm的沙粒组成,这种质地的土壤由于粘粒和有机质组分含量少,土壤孔隙度大,可塑性差,持水能力低。由于地表缺少植被覆盖,在风力作用下形成许多沙丘,沙丘之间则形成丘间低地,当沙丘上生长植物后,其根系会吸取大量水分,沙丘下层土壤水分迅速被吸收,如果降水量较低,土壤水分不能及时得到有效供应,以致在地下根系密集区出现干沙层,土壤变得松散无结构。而丘间地则与此相反,由于丘间地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增加,经常会由于土壤含水量过高,土壤无结构,近于流动性。对于这两种状态下的土壤,利用常规取土钻难以将土壤取出,影响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准确测定。此外,当取样较深时,需多次打钻,土钻外壁对取土孔内壁扰动增加,取土孔表面的土壤易于落入孔底,如因取样失败而增加取样次数,使落土量增加,取样误差也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沙地和土壤结构疏松地区测定土壤养分含量、水分含量的新型取土钻,使取出的土壤保持在取土钻中不易滑出,增大取土成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于沙地土壤取土钻,包括钻头、钻杆、把柄,钻杆的两端分别与把柄和钻头的顶部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为顶部封闭、底部开口的筒状结构,其内设置有螺旋钢片,螺旋钢片与内壁固接,螺旋钢片的先端(即顶部封闭的筒状钻头的开口端)打磨有便于入土的刀刃。
所述钻头筒状结构的侧壁上轴向设置有出土槽;钻头为长20-40cm,外径Φ为4.5-5.5cm,壁厚为1-1.5mm;出土槽为条形,其长15-35cm、宽1.5-2cm,土壤可以从侧面出土槽倒出;所述钻头内设置有螺旋1-3周的白钢螺旋钢片,螺距为8-12cm,螺旋钢片螺旋时总长为18-24cm。钻杆为1-4个实心或空心钢柱,其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对称的便于拆装的扁平结构,端头内设有内螺纹;另一端设有外螺纹,并于外螺纹的里端外壁上设置有对称的便于拆装的扁平结构;其每根钢柱长80-140cm,直径Φ为1.5-2.5cm。
把柄为T字型结构,把柄T字型的横向长28-32cm,把柄的T字型下端长18-22cm,其下部设置有接头螺纹,把柄通过接头螺纹与钻杆固接;钻头的筒状结构底部打磨有刀口。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针对沙地土壤特性,对常规取土钻加以创新,在钻头内壁焊接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白钢螺旋钢片,使取出的土壤保持在取土器中不易滑出,可用于不同深度土壤取样,增大取土成功率,降低深层土壤与表层土壤混合的几率,从而为测定土壤养分含量、水分含量提供更为有效的工具,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白钢螺旋钢片为螺旋状、且前端设置有刀刃,便于入土,使取土更加方便省力。
2.本发明由钻头、钻杆、把柄三部分组成,各部分通过接头螺丝、接头螺母螺旋连接,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拆装,携带方便等优点,不仅适于沙地,也适于其它土壤结构疏松地区。
附图说明
图1普通取土钻钻头示意图;
图2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钻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图3所示:一种新型取土装置,包括钻头1、钻杆2、把柄3三部分;钻头1先端为打磨的钻头刀口4,钻头1末端为螺母结构,钻杆(本实施例采用两根分别为第一钻杆21、第二钻杆22),钻头1末端接头螺母与第一钻杆接头螺丝端螺旋连接,第一钻杆另一接头螺母端与第二钻杆的接头螺丝端螺旋连接,第二钻杆的接头螺母端与把柄3的接头螺纹8螺旋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21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图像压缩编码方法
- 下一篇:可移动的采光面可变式日光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