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厚板板形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11705.3 | 申请日: | 200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9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凡;刘静涛;巴山;陈华;王永才;张弘昕;王泽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8 | 分类号: | B21B37/2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板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中厚板板形控制方法,属于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厚板厂在轧制较厚钢板时,一般都是用中板轧机,而在轧制力较小的中板轧机上轧制厚度30mm以上、强度较高的厚钢板时(包括SM490A、HQ550、DH32、DH36等钢种),由于轧制力小,每道次压下量小,钢板存在扣头现象,由于钢板扣头,钢板在出轧制机后与辊道剧烈碰撞,导致轧制后钢板边部存在较大的波浪形塑性变形。在矫直机能力也不是足够大的前提下,经矫直后钢板边部浪形得不到根本解决,所以钢板必须进热处理炉进行重平,增加成本可达260元/吨,浪费了资源还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钢板在轧制后出现波浪问题的一种中厚板板形控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厚板板形控制方法,该方法将末道次辊缝开口度设置为成品厚度+1mm~+2mm,采用偶道次加平整道次即末道次轧制工序完成轧制过程;在前一块钢坯在末道次轧制完后,必须将辊缝值重新摆到第一道次的辊缝值,才能咬入下一块钢坯进入轧机进行下一块钢坯的第一道次轧制;增设连锁,在满足连锁条件的情况下,辊缝不回到第1道辊缝,轧机前辊道不转,保证下一块钢坯不能开进轧机;所述轧机为四辊机;连锁条件如下:
1)道次号为平整道次即为末道次;
2)轧机转动方向为正转;
3)奇道次轧钢;
4)平整道次的前一道轧制辊缝为25mm以上;
5)轧机后高温计采集温度值由无钢状态变为有钢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末道次平整,减少了30mm以上厚钢板的重平量,轧制后,一般无需再进行热处理重平,从而节省了大量煤气资源,同时缩短了生产周期和交货期,具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中厚板板形控制方法,末道次辊缝开口度设置为成品厚度+1mm~+2mm,可以减小钢板出四辊的浪形情况,为矫直机矫直提供条件。
采用偶道次加平整道次轧制工序完成轧制过程。
原有的轧制中厚钢板工序中,末道次为空放,即末道次辊缝值等同于第一道次辊缝值,判断轧制道次为末道次的条件为,当轧制力由≥500吨变为<500吨时,末道次抛钢状态自动将道次号回复到第一道,同时辊缝摆到相应设定位置,所以前一块钢坯在最后一道次轧制完后,下一块钢坯就直接咬入进行下一块钢坯的第一道次轧制。
采用平整轧制后,末道次辊缝值不等同于第一道次辊缝值,所以前一块钢坯在最后一道次轧制完后,不能连续进行下一块钢坯的轧制,必须将辊缝值重新摆到第一道次的辊缝值,才能咬入下一块钢坯进入轧机进行下一块钢坯的第一道次轧制。因此采用在操作台上增设一按钮,平整完成后操作工按此按钮,自动摆回第一道辊缝。
为防止操作工没有按此按钮,辊缝没有摆回第1道辊缝,就将下一块钢坯开进轧机造成操作事故,增设连锁,在以下连锁满足的情况下,辊缝不回到第1道辊缝,轧机前辊道不转,保证下一块钢坯不能开进轧机。
连锁条件如下:
(1)、道次号为平整道次即为末道次;
(2)、轧机转动方向为正转;
(3)、奇道次轧钢;
(4)、平整道次的前一道轧制辊缝为25mm以上(只有30mm厚以上钢板采用平整轧制,末道辊缝大于25mm)
(5)、四辊机后高温计采集温度值由无钢状态变为有钢状态。
为防止特殊情况,在四辊轧制画面增设一按钮,按此按钮可以取消此连锁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17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去甲文拉法新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聚氯乙烯/纳米水滑石复合树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