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凹露天矿新水平掘沟垂直深孔起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11651.0 | 申请日: | 2007-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徐连生;张宝才;王志忠;穆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D3/00 | 分类号: | F42D3/00;F42D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400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露天矿 新水平 垂直 起爆 方法 | ||
1.一种深凹露天矿新水平掘沟垂直深孔起爆方法,炮孔采用垂直深孔, 方形布孔,爆破网路采用非电导爆管雷管系统,其特征在于:爆破网路采用 高精度非电导爆管雷管系统,掘沟第一区爆破采用偏中心点起爆,中间掏槽, 相邻孔孔间、排间微差顺序起爆;其余各区爆破采用偏中间点起爆,中间掏 槽,相邻孔孔间、排间微差顺序起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凹露天矿新水平掘沟垂直深孔起爆方法,其 特征在于:掘沟第一区爆破孔间延迟时间系数K值分别为:①起爆点所在列 炮孔与相邻一列对应炮孔的K值为:3.8~5ms/m,②起爆点所在列炮孔与相 邻另一列对应炮孔的K值为:10~13ms/m,其中该列炮孔邻近起爆点的一炮 孔与起爆点之间的K值为:15.3~20ms/m,③起爆点所在列的相邻两列炮孔 与对应左右最终列炮孔之间的各列炮孔,与其相邻列对应炮孔的K值均为: 10~13ms/m,爆破区左右最终列炮孔除外,其K值为:15.3~20ms/m;排 间延迟时间系数K值分别为:①起爆点所在排与相邻一排对应炮孔的K值为: 10.3~13.4ms/m,起爆点所在排的一侧与起爆点相邻和次相邻两炮孔除外, 其K值为:4.9~6.4ms/m,②起爆点所在排与相邻另一排对应炮孔的K值为: 6.1~8ms/m,起爆点所在排的一侧与起爆点相邻、次相邻炮孔和起爆点炮孔 除外,其中起爆点所在排的一侧与起爆点相邻、次相邻炮孔与相邻另一排对 应炮孔的K值为:8.4~11ms/m,起爆点与相邻另一排对应炮孔的K值为: 13.8~18ms/m,③起爆点所在排的相邻两排炮孔与对应的最终排炮孔之间的 各排炮孔,与其相邻排对应炮孔的K值均为:13.8~18ms/m,爆破区上下最 终排炮孔除外,其K值均为:19.2~25ms/m。
其余各区爆破孔间延时系数K值分别为:①起爆点所在列与相邻一列对 应炮孔的K值为:3.8~5ms/m,②起爆点所在列与相邻另一列对应炮孔的K 值为:10~13ms/m,③起爆点所在列的相邻两列炮孔与对应的左右最终列炮 孔之间的各列炮孔,与其相邻列对应炮孔的K值均为:10~13ms/m,爆破区 左右最终列炮孔除外,其K值均为:15.3~20ms/m;排间延迟时间系数K值 为:第一排与爆破区下部最终排之间的各排炮孔,与其相邻排对应炮孔的K 值均为:13.8~18ms/m,爆破区下最终排炮孔除外,其K值为:19.2~25ms/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凹露天矿新水平掘沟垂直深孔起爆方法, 其特征在于:垂直钻孔孔径200~310mm,孔距5~6.5m,排距5~6.5m,孔 深14~16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深凹露天矿新水平掘沟垂直深孔起爆方法, 其特征在于:掘沟第一区、其余各区爆破起爆网路联接方式为:孔间采用串 联方式,排间采用并联对角线联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16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