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炉泥回收利用新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11606.5 | 申请日: | 2007-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 发明(设计)人: | 么克威;朱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1/16 | 分类号: | C22B1/16;C21C5/28 |
| 代理公司: | 鞍山大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聂振峡 |
| 地址: | 11400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回收 利用 新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将炼钢厂的转炉在除尘过程中所产生污泥废弃物回收处理后,送至烧结厂供烧结原料混合配料使用,变废为宝,减少铁资源浪费的废弃物资源二次利用技术,涉及一种转炉泥回收利用新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各大钢厂普遍采用的转炉除尘水的尘泥处置工艺为,由斜板沉淀器处理后,其底泥加压提升至压滤间压滤。压滤后的尘泥由汽车外运。
现有炼钢厂转炉除尘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着严重问题:一是年耗资较大。除尘污泥在送入压滤机之前,因浓度过低,为加速固体凝固需加入聚丙烯酰胺(3#絮凝剂)药剂,药剂消耗量较大,仅鞍钢原二炼钢厂每月耗用3#药剂即达7t,年耗资近170余万元。二是耗水量大,水外溢量大。用于配制药剂所用的净环水及压滤机反冲洗水全部返回斜板沉淀池,使其超出设备的处理能力,使得大量的回水外溢、流入排水沟,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三是环境污染严重。经压滤后的大量固体尘泥需要一定的场地存放,汽车在运输过程中沿途散落的尘泥严重污染环境。四是外运费用高。因尘泥量大,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满足连续排泥的正常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解决了转炉泥管道运输的难题;炼钢厂转炉除尘沉泥通过管道系统集中回收,并将集中回收的炼钢转炉泥用管道系统统一输送,避免了其它运输方式对环境的污染;集中处理:将炼钢厂转炉泥集中浓缩后,用于烧结工艺的一次混合配料;在烧结一次混合机喷洒配料及皮带上喷洒配料二种方式,解决配料喷嘴堵塞的问题,提供一种转炉泥回收利用新工艺,采取将炼钢厂的转炉泥集中回收,经集中泵站加压通过管道送至烧结厂的浓缩池,浓缩后再经加压送至烧结,供一次混合机配料使用。
本发明转炉泥回收利用新工艺内容简述:
本发明转炉泥回收利用新工艺,其特征在于:转炉泥回收利用新工艺中的输送、回收、利用工艺流程是:
转炉泥浆首先进至总加压泵站的搅拌槽,并在搅拌之前安装流量计、质量计等计量设施,信号送至总加压泵站主控制室PLC,再由总加压泵站内的SGMB70/2.0隔膜泵通过管道送往浓缩大井,经浓缩底流浓度达到27%后,在浓缩池配带渣浆泵,通过管道送至搅拌槽;在浓缩机底流配备自循环设施,在加浆泵站内设置隔膜泵,供给烧结二次加压,再经分压泵站加压后送给一次混合机配料使用。
确定输送浓度为19.3%。
本发明转炉泥回收利用新工艺,可以节省压泥、加工、运输费用,避免了汽车在运输过程中沿途散落的尘泥严重污染环境,且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转炉泥回收利用新工艺中的输送、回收、利用工艺流程:
转炉泥浆首先进至总加压泵站的搅拌槽,并在搅拌之前安装流量计、质量计等计量设施,信号送至总加压泵站主控制室PLC,再由总加压泵站内的SGMB70/2.0隔膜泵通过管道送往浓缩大井,经浓缩底流浓度达到27%后,在浓缩池配带渣浆泵,通过管道送至搅拌槽;在浓缩机底流配备自循环设施,在加浆泵站内设置隔膜泵,供给烧结二次加压,再经分压泵站加压后送给一次混合机配料使用。
首先,炼钢的转炉泥通过各自的搜集泵站,将其转炉泥用管道输送至总加压泵站储浆搅拌罐。利用总加压泵站内隔膜泵将搜集来的转炉泥通过管道输送至浓缩池中进行浓缩处理,其溢流水经加压泵站送回炼钢厂供生产使用。被浓缩后的转炉泥输送至储浆搅拌罐中。可根据远近、高差和输送量配备相应的输送系统。
较近的可利用加浆泵站内的渣浆泵直接输送到一次混合机与烧结原料进行混合配料。
较远的可利用加浆泵站内隔膜泵输送到加压泵站储浆搅拌罐,在通过渣浆泵加压,输送到一次混合机与烧结原料进行混合配料。
最远的可利用加浆泵站内隔膜泵输送到加压泵站储浆搅拌罐,在通过渣浆泵加压,输送到一次混合机(混合机上料皮带)与烧结原料进行混合配料。
设计的输送浓度
根据试验转炉泥的特点是:液体的粘度大,固体比重大(3.6t/m3)。如输送浓度过高,固然可减少输送流量,但因管径偏小,易发生堵管情况,而浓度过低,则增加输送流量,浪费能耗,且增加一次性投资,故本发明采用了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的方案,确定输送浓度为19.3%。
总输送流量
根据上述确定的输送浓度及干矿量,输送流量及汇往加压泵站的流量为:31.6m3/h~120m3/h。
本发明解决了转炉泥管道运输的难题;炼钢厂转炉除尘沉泥通过管道系统集中回收,并将集中回收的炼钢转炉泥用管道系统统一输送,避免了其它运输方式对环境的污染;集中处理:将炼钢厂转炉泥集中浓缩后,用于烧结工艺的一次混合配料;在烧结一次混合机喷洒配料及皮带上喷洒配料二种方式,解决配料喷嘴堵塞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16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储运管理智能终端
- 下一篇:不开车盖射频识别读取燃气车气瓶信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