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钛铜合金材料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1310.3 | 申请日: | 200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0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景财;夏曙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景财;夏曙光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C1/00;B22D21/00;C22F1/08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枢 |
地址: | 110166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合金 材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合金,特别是涉及一种钛铜合金,用以替代铍青铜。
背景技术
铍青铜具有百年以上的发展历程,在工业领域,尤其是精密仪器仪表制造业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铍青铜的原料铍含量稀少,仅占地壳中的0.0005%,因此,其价格非常昂贵,铍在配制配金的生产中,特别是在熔化工序具有很大的毒性,危害操作者的健康,另外,铍青铜生产工艺要求严,工序多,流线长,不仅如此,能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由于铍青铜具有上述缺点,因此需要有一种新的铜基弹性材料问世以取代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强度高、弹性好、耐磨性和耐蚀性高的钛铜合金材料,以及该材料的生产方法。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钛铜合金材料,主要由5-6%的Ti、93-94%的Cu以及0.5-1%的第三元素,经熔铸、轧制制成,所述的第三元素为Al或Fe或Cr或Cd,构成三元素合金。
钛铜合金的生产方法,包括熔铸、均匀化处理、热轧、淬火、酸洗、冷轧、时效处理,工艺步骤:
熔铸工艺:
将93-94%的Cu放入真空感应炉中熔化,待Cu料熔化后立即投入5-6%的Ti料,转动炉体增大液面便于排气,排气时间为8-12分钟,随即投入0.5-1%的第三元素,即Al或Fe或Cr或Cd,静止8-12分钟,即可浇注,浇注温度:1100-1150℃;浇注速度:7-12秒/块;起模后立即水淬;
均匀化处理工艺:
将过饱和表面铸锭置于10KW电炉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800-850℃,保温时间:不低于5小时,加热方式随炉升温,然后进行热轧。
热轧工艺:
在Φ335m/n三辊轧机上进行,总加工率90%、轧制道次:12-14次中间经二次加热,轧制尺寸:4.5-5m/m,末轧温度:不低于600℃;
淬火工艺:
此步分两种处理方式:
(1)半成品淬火:氩气保护,水淬;
所用设备:H45箱式电炉
淬水介质:水
淬火温度:800-850℃
加热时间:10-30分
(2)成品淬火:氩气保护,油淬
所用设备:直式管状炉
淬火介质:液态石蜡或变压器油
淬火温度:800-850℃
加热时间:10-20分钟
酸洗工艺:
淬火后的半成品需要进行酸洗,酸洗液为10%HNO3、20%H28O4和70%水,酸洗温度:60-80℃以上,酸洗后进行水洗;
冷轧工艺
半成品轧制在Φ380m/n二辊机进行;成品轧制在四辊轧机上进行,加工率:40-50%,最大80%以上,宽展度:3-6%;
时效处理工艺
方法有二:
其一是真空时效处理,所用设备:管式真空炉,时效处理温度350-400℃,时效处理时间2-3小时,时效方式;以100-150℃/小时升温,在10-3t以上真空度下进行,经保温后降至80℃,破真空出炉;
其二是石蜡液炉时效处理,所用设备:石蜡炉,时效温度:350℃-400℃,时效时间:2-3小时,时效处理方式:蜡液在90℃下装料排除气体,以100℃/小时升温,经保温后降至80℃以下出炉。
本发明与合金相比,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强度高,弹性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蚀性及可焊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钛铜合金材料,由5.4%的Ti、93.8%的Cu及0.8%的Al经熔铸、轧制制成Cu-Ti-Al三元素合金。
钛铜合金的生产方法,包括熔铸、均匀化处理、热轧、淬火、酸洗、冷轧、时效,工艺步骤:
熔铸工艺:
将93.8%的Cu放入真空感应炉中熔化,待Cu料熔化后立即投入5.4%的Ti料,转动炉体增大液面便于排气,排气时间为10分钟,随即投入0.8%的第三元素Al,静止10分钟,即可浇注,浇注温度:1100-1150℃;浇注速度:10秒/块;起模后立即水淬;
均匀化处理工艺:
将过饱和表面铸锭置于10KW电炉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800-850℃,保温时间:6小时,加热方式随炉升温,然后进行热轧。
热轧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景财;夏曙光,未经赵景财;夏曙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13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