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报废磷化液的环保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10992.6 | 申请日: | 200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2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邓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金玲 |
主分类号: | C01B25/26 | 分类号: | C01B25/26;C02F9/04;C09C3/00;C09D5/08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于忠晶 |
地址: | 116631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报废 磷化 环保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弃物处理方法,特别是报废磷化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磷化是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原理上属于化学转化膜处理。磷化工艺的早期应用是防锈,钢铁经磷化处理表面形成一层磷化膜,起到防锈、润滑等作用,广泛用于工序间、运输、包装贮存及使用过程中的防锈。磷化主要有铁系磷化、锌系磷化、锰系磷化等种类。金属涂装前进行磷化处理,能提高漆膜与基体金属的附着力,提高整个涂层系统的防腐蚀能力,因此磷化广泛用于金属涂装的表面预处理;锰系磷化膜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热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减磨、润滑作用,因此磷化也广泛应用于发动机、轴承支座、压缩机等零部件。
磷化液在正常使用时,工件(钢铁或铝、锌件)浸入磷化液,在表面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结晶型磷酸盐转化膜的过程,称为磷化。磷化成膜反应机理如下。
在磷化过程中,磷化液中的磷酸盐不断消耗,在钢铁表面形成磷化膜,其中一部分磷化膜在一定温度下,存在如下平衡:
磷化液使用一段时间后,磷化液中参加成膜的主要成份不断被消耗,导致上述(3)式中的磷化反应失去平衡,如果采用简单的日常维护(调整游离酸度和总酸度或倒槽等)进行调整已无法满足生产需要,这时用户往往采取将磷化液报废,更换新磷化液。对报废的磷化液,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采取“酸碱中和”的方法,用碱性物质将报废磷化液进行中和,静置过滤,沉渣掩埋(越埋越多,对土壤的污染越来越大),滤液达标排放。有的企业为了节约处理经费,直接用大量水对废液进行稀释,然后排放。这两种处理方法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使水质富营养化,产生“赤潮”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工业报废磷化液的环保处理方法,分别对已知磷化液配方(或自制)和未知磷化液配方(外购)的报废产品进行再生及转化利用,再生过程中产生的水可重新利用于工业生产之中,可达到无排放。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工业报废磷化液的环保处理方法,根据对废旧磷化液原始配方的了解进行再生利用或者转化利用:
再生利用:已知配方的废旧磷化液进行检测,分别检测其游离酸度和总酸度以及各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根据检测结果与原始磷化液对比,将含量发生变化的成分调整至与原始磷化液相当即可再生利用;
转化利用:未知或已知配方的报废磷化液与碱性物质按比例混合后制得磷酸盐,经研磨后做防锈底漆的防锈颜料。
所述报废磷化液的再生利用:
对已知磷化液配方(或自制)的报废液,分别检测出各主要成份的含量,参照原始配比,进行调整,采取“多什么减什么,少什么补成什么”的原则,将报废液调整到新溶液状态:
1、游离酸度和总酸度的测定
采用酸碱滴定法。取试样10ml,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消耗的毫升数用点数表示。
式中A、B——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ml;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实际浓度,mol/L;
V——取样毫升数,ml。
2、五氧化二磷的测定
采用磷钒钼黄比色法测定磷化液中五氧化二磷的含量。
五氧化二磷含量:
式中P——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磷量(毫克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金玲,未经邓金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09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炭保健枕头
- 下一篇:一种定尺挡板的摆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