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状Cu抗菌过滤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10436.9 | 申请日: | 2007-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4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 发明(设计)人: | 于志明;韩恩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D39/12 | 分类号: | B01D39/12;C25D1/08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状 cu 抗菌 过滤 金属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网状Cu抗菌过滤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材料是在泡沫海绵为基底材料上镀金属铜膜获得的金属铜网状结构,铜膜的厚度为20微米-100微米,网状结构的孔隙率为85%-95%,孔径在300微米-500微米范围内可调;以泡沫海绵为基底材料,负载金属Cu形成网状抗菌过滤金属材料,具体步骤如下:
(1)基底材料的导电化处理;
(2)在基底材料上镀金属铜膜;
(3)热处理,将镀好的材料在700-850℃的真空炉或有氩气保护的气氛中进行热处理1-4小时,以去除网架中的有机泡沫成份,形成金属铜网。
所述的导电化处理步骤如下:
(1)将泡沫海绵材料首先敏化处理,敏化处理具体过程和工艺参数范围是:敏化液由氯化亚锡10-30g/L、质量浓度37%的盐酸40-50ml/L和蒸馏水余量配制而成,在室温下将样品放入敏化液中浸泡3-5分钟即可;
(2)取出水洗后再浸入含氧化剂的溶液中使基体表面形成活性的金属层,氧化剂的溶液由硝酸银、氨水和蒸馏水组成,其中:硝酸银1.5-2.0g/L,氨水的加入量为加至溶液透明,蒸馏水余量,在室温下将样品放入含上述氧化剂的溶液中浸泡10-20分钟;
(3)然后取200ml化学镀铜溶液加蒸馏水稀释至1L,将上述步骤(2)处理后的材料在经蒸馏水稀释的化学镀铜溶液中浸泡10-30秒后,不经水清洗在室温下直接入化学镀铜溶液中浸泡5-10分钟,将泡沫海绵材料镀铜,使泡沫海绵材料获得导电性;所述的化学镀铜溶液成分为:硫酸铜15-22g/L,氨基三甲叉磷酸40-60g/L,羟基乙叉二磷酸5-10g/L,质量浓度37%的甲醛水溶液10-30ml/L,氢氧化钠45-65g/L,2-氢硫基苯骈硫氮苯2-5ml/L和蒸馏水余量。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状Cu抗菌过滤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镀金属铜膜采用常规的电镀方法进行电镀铜,或者采用化学镀铜方法进行镀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04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机及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态环保灭蚊机及其灭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