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型过流保护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10230.6 | 申请日: | 2007-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7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H02H3/093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樊南星 |
| 地址: | 11002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保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控制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智能型过流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过流保护是供电系统的重要细节,由于负载电路异常使电路主回路电流加大,将会使电源供电电路环节损坏。电源供电电路出现浪涌,引起过载将会损坏用电环节,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因电源或用电环节出现故障造成大面积损坏电源与负载间的过流保护已成为必须手段。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保护(加熔断式保险丝)和间接保护(加控制电路,通过转换控制切断电源实现保护)。这是大多数电器设备采取的手段。但是这种保护是一次性的,需要更换熔断丝。在民用住宅室内,供电采用漏电保护,对设备漏电超标进行保护。在直流供电中采用双金属保护开关对过电流进行控制等等。
以上所述保护方法控制简单,但是一般保护电路控制精度低、可靠性差。要精确控制,并且分时段和不同电流幅进行控制仅以上述方法尚不能满足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分时段和不同电流幅对电路的过流保护进行控制。提供了一种智能型过流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型过流保护方法能实现分时段和在不同电流幅下对电路进行过流保护的控制。
所述的智能型过流保护方法能够实现电路中电流达到额定电流之上一定范围之内时,延时一定时间使电路断开,通过长延时控制电路(1)实现;而且能够同时实现在电路中电流达到某个高出额定电流一定的值时,延时另一固定时间使电路断开,通过短延时控制电路(2)实现。
所述的智能型过流保护方法的电路中包括长延时控制电路(1),短延时控制电路(2),开关(3),取样电阻(4),负载(5),三极管(6),断开电路的执行机构(7);
其中:开关(3)一端与电源相连,另一端与取样电阻(4)相连,取样电阻(4)分别与长延时控制电路(1)、短延时控制电路(2)和负载(5)的一端相连,负载(5)的另一端与地线相连,长延时控制电路(1)、短延时控制电路(2)同时与三极管(6)的基极相连,三极管(6)的发射极与地线相连,集电极与执行机构(7)相连,执行机构(7)的另一端与开关(3)相连。
所述的长延时控制电路(1)包括放大器一(101),接地电阻一(102),门限一(103),触发器一(104),与门(105),二极管一(106),延时电阻(107),电容(108);
其中:包括放大器一(101)分别与取样电阻(4)、接地电阻一(102)、门限一(103)连接,接地电阻一(102)与地线连接,门限一(103)同时与触发器一(104)和与门(105)连接,触发器一(104)同与门(105)相连,并与延时电阻(107)相连,电容(108)一端与延时电阻(107)相连,另一端与地线相连,与门(105)与二极管一(106)正极相连,二极管一(106)负极与三极管(6)的基极相连。
所述的短延时控制电路(2)包括放大器(201),接地电阻二(202),门限二(203),触发器二(204),二极管二(205);
其中:包括放大器二(201)分别与取样电阻(4)、接地电阻二(202)、门限二(203)连接,接地电阻二(202)与地线连接,门限二(203)与触发器二(204)连接,触发器二(204)与二极管二(205)正极相连,二极管二(205)负极与三极管(6)的基极相连。
所述的放大器一(101)和放大器二(201)采用的是美国德州公司的精密电流放大器贴片式的型号为169或165。
所述的断开电路的执行机构(7)为电磁铁。
系统的工作原理:
取样放大电路:在电源与负载回路中串入一个阻值很小的电阻(例如0.1Ω或0.01Ω)把全图中电流转换成电压降,电压降的变化反映了电源或负载电流的变化情况,将电压送入电流放大器(IC1、IC2为美国德州公司的精密电流放大器)。将取样电阻的压降放大后,送入门限电路。由于电流放大器具极高的共模抑制比(100DB)加上输入采样电阻以极低的阻抗并入放大器输入端,使干扰信号无法进入放大器,保证了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放大器放大倍数为100倍,当取样电阻为0.01Ω时负载电流为10A,放大器输出端电压为10V,放大器的负载能力为8~14mA,足够用于驱动门限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10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