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叶缝扎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9906.X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5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彭小冬;黄卫东;叶盛;林永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24B1/00 | 分类号: | A24B1/00;A24B1/06;A24B3/00;A24B3/10;D05B5/00;B65G17/06;B65G2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叶 缝扎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叶缝扎机。
背景技术
烟草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是我国国家及地方政府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在烤烟生产的过程中,必须经过鲜烟叶的烘烤处理这一生产环节。在采用烤房对烟叶进行最初烘烤处理前,最大的工作量就是烟叶的编绑上杆,长期以来,广大烟农都是依靠手工来进行烟叶上杆工作的,这种纯手工劳动,编制工序繁琐,不仅费时费力,如遇梅雨季节,还有可能因为编绑上杆这一环节的延误而使得烟叶不能得到及时的烘烤处理,使烟叶霉变,质量等级下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国内很多烟草厂商自行设计了一些用于烟叶编绑上杆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烟叶缝扎机。专利200710009070.3公开了一种烟叶缝扎机,包括机架和可沿机架滑轨平移的行走机头,所述行走机头上设有主传动机构,针织工作驱动轴,纵向往复针头机构以及与纵向往复针头机构配合工作的摇摆勾针针织机构,所述主传动机构经内部设有棘轮机构的中间传动机构正向驱动针织工作驱动轴转动,所述针织工作驱动轴经一轴侧的偏心轮机构驱动纵向往复针头机构的针头上下运动,所述针织工作驱动轴经另一轴侧的凸轮机构带动摇摆勾针针织机构的勾针来回摆动与纵向往复针头机构配合工作,所述主传动机构上还设有可相对机架做正反向运转的摩擦轮以带动行走机头沿机架进行正反向运行。该烟叶缝扎机虽然生产效率高,且实现了在不进行缝扎工作的情况下的自动或半自动回机,并结合单片机控制装置的控制大大提高了其自动化程度,但也因此使其结构较为复杂,对后期的维修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同时造价高,不利于市场推广。因此,设计出一种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较高,且机构简单、成本低廉的烟叶缝扎机,对于提高我国烟草加工业的竞争力是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叶缝扎机,该烟叶缝扎机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结构紧凑,使用效果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烟叶缝扎机,包括机架、用于输送烟叶的传送链带和设于传送链带旁侧的机头,所述机头上设有钩针驱动机构和纵向针头驱动机构,所述钩针驱动机构由与主动转轴同轴转动的凸轮和由凸轮驱动的往复钩针机构构成,所述往复钩针机构上设有下端部铰接于机头支架上的摆动钩针,所述摆动钩针上设有凸钮,所述机头支架和摆动钩针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以使凸钮与凸轮保持接触,所述纵向针头驱动机构包括可沿机头支架上下穿行的针杆和用以驱动针杆运动的偏心连杆机构,所述偏心连杆机构的偏心轮设于主动转轴上。
本发明的显著特点是采用了一体化的结构设计,通过一系列的中间传动机构,实现了摆动钩针、纵向针头、压紧机构和传送链带等各部件的驱动机构的联动,通过单一的电机动力输入,就可同时实现缝扎、压紧、间隙传动的配合工作,实现了烟叶的自动缝扎,不仅降低了烟农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烟叶缝扎的工作效率,大大缩短了烟叶加工过程中编绑上架这一程序的时间。
同时,该烟叶缝扎机在传送链带和传送链带驱动机构的结构上都做了新的改进,不仅克服了传动传送链带在烟叶传送过程中的不足,而且实现了传送链带的间隙式运转,满足了烟叶缝扎机在烟叶缝扎过程中对烟叶传送机构的间歇性运动要求。
此外,本发明的烟叶捆扎机不仅整机自动化程度高,而且整机结构简单、紧凑,这不仅降低了制造成本,还给制造、安装、检修提供了方便,因此,使得该烟叶缝扎机使用效果突出,具有广阔的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机头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钩针驱动机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链带单元体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烟叶缝扎机,包括机架1、用于输送烟叶的传送链带2和设于传送链带2旁侧的机头3,所述机头3上设有钩针驱动机构4和纵向针头驱动机构5,所述钩针驱动机构4由与主动转轴6同轴转动的凸轮7和由凸轮7驱动的往复钩针机构8构成,所述往复钩针机构8上设有下端部铰接于机头支架9上的摆动钩针10,所述摆动钩针10上设有凸钮11,所述机头支架9和摆动钩针10之间设有复位弹簧12以使凸钮11与凸轮7保持接触,所述纵向针头驱动机构5包括可沿机头支架9上下穿行的针杆13和用以驱动针杆13运动的偏心连杆机构14,所述偏心连杆机构14的偏心轮15设于主动转轴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99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GPS个人定位仪
- 下一篇:一种键盘输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