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4小时自助营业厅门禁管理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09858.4 | 申请日: | 200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4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斌;姚明辉;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3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24 小时 自助 营业厅 门禁 管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助营业厅门禁管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门禁管理是,每个24小时自助营业厅在夜间安排保安值班,当有用户要进行业务受理时,通过按门铃叫醒保安,让保安开门放行进行业务受理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实时性差,对出入营业厅的人员缺乏安全管理和监控手段,容易引发客户申告,影响服务水平。“手机门禁系统”解决了传统人工开门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禁管理系统,该系统变被动的监控和报警为主动的控制,利用软硬件技术,结合SIM卡的短信传输手段,来改善传统的人工管理的落后方式。系统自动识别手机短信上的身份信息和门禁权限信息,自动对出入24小时自助营业厅进行业务受理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和出入记录保存,可进一步规范营业厅的安全管理,提高满意服务。
本发明利用软硬件技术,结合SIM卡的短信传输手段,遵循三层结构设计的理念。对现有系统安全管理上进行了分级、多层次的校验。硬件上将配备一台双用(数据库/应用)服务器,若干门禁信息采集器。软件上将在服务器上搭建数据接收转发服务,验证门禁采集器是否合法,接收记录门禁采集器状态信息,记录门禁采集器上传上来的用户信息、处理并转发至验证码管理平台验证。
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中心数据库服务器
该服务器主要存放门禁采集器信息,同时保存门禁系统配置信息、用户使用记录、日志管理、以及运行后台应用软件。可采用PC服务器。
(2)门禁数据采集器。采集密码小键盘输入信息,并将数据传送到中心服务器。
(3)门禁控制器。接收门禁采集器发送的指令,将指令下发到门禁锁。
(4)电子门锁。在门禁控制管理系统中,电子门锁的选择十分重要。
(5)安全门。对于安全门选用通电开门的电子锁,以保证故障情况下(如断电)门不会意外打开。一般安全门采用单向刷卡控制方式,另一方向用按钮开关开门。也可采用里外刷卡措施,以防跟随潜入。
1、主要原理
在自助营业厅门口安装一台门禁密码小键盘,与后台的系统连接,手机用户在密码小键盘户输入手机号后,通过门禁系统数据采集器将用户验证信息(手机号码)上传到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记录使用信息并将验证信息转发至移动平台,移动平台生成随机数验证码发到手机,手机用户在密码小键盘上输入收到的验证码,验证码发送到后台确认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就给门禁控制器一个开门信号后,门禁点才能自动开门放行允许出入,否则对非法入侵拒绝开门并输出报警信号。由于门禁权限可以随时更改,因此,无论用户怎样变化和流动,都可及时更新门禁权限,不存在用旧随机数开门方式的风险。同时,门禁出入记录被及时保存,可以为调查安全事件提供直接依据。该系统主要由门禁系统管理和客户身份验证等模块组成。
门禁系统管理模块完成客户验证密码短信的采集,将采集到的随机数据发送到后台进行确认,门禁控制器依据后台反馈的验证结果,决定是否输出开门信号进行打开门锁操作,对非正常或暴力开门的情况,门禁系统将输出报警信号到后台,并给出声光告警。
客户身份验证模块采用oracle数据库,结合网络编程手段,对采集到的验证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同时,将采集的数据和BOSS后台营业数据进行核对,实现网内客户的身份鉴别和本次门禁请求的响应验证;同时,对该次服务请求进行记录以提供安全事件的依据。
2、平台的功能和接口方案
软件结构:
(1)数据层
该结构主要是存储系统所需要的配置数据、管理数据、监控数据、日志数据、系统数据等等。
(2)逻辑层
用户信息鉴权:提供请求式鉴权,将鉴权结果返回给请求者。
数据交互:提供业务数据交互,保证数据完整性、统一性、可跟踪性。
验证码短信发送:提供验证码短信发送功能。
自动升级:提供智能化的客户端自升级功能,可跟踪各客户端版本信息。
外部接口:与boss系统接口
(3)表示层
该结构包含二部份:
中心管理台:管理系统配置数据、权限、日志管理、设备管理、监控管理等。
门禁控制子系统:认证个人信息、控制门锁开关等。
逻辑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98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