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纤维纱线管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9639.6 | 申请日: | 200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3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能华;熊光华;毛朝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能华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B65H75/02;C08L3/02;C08L10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薛金才 |
地址: | 350301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纤维 纱线 原料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纤维纱线管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纱线管俗称纱锭管,又称卷纱管,是纱厂将棉花纺成纱线或合成纤维厂将原料合成的涤纶纤维丝线后,将纱线或丝线缠绕在纱线管上,固定纱线或丝线用的支撑物。目前市场上需求量在每年二十亿万件以上,常用的纱线管有两大类,一类是用纸卷的,另一类是用塑料来制造的。用纸卷制作的纱线管,需要纸做原料,而纸的制造又必须砍伐森林资源,因此,不仅给生态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外,而且造纸还会产生大量污水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于环保。同时,用纸卷成纱线管,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更大的缺陷是在使用上,由于温度、湿度等气候变化,其使用强度存在很大问题,温度高了会变软,增加厚度成本又相应增加,因此纸卷的纱线管在使用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一类是塑料制作的纱线管,虽然其强度比用纸制作的纱线管好,但是使用后弃置于野外会对环境带来的危害,如果焚烧更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大气,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随着用于制造塑料原料的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其原料成本一直在不断攀升,仅制作塑料纱线管的塑料成本就需要每个0.60元以上。在国外市场上,很多国家就禁止带有塑料的纱线管纱锭进入其国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纤维纱线管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不仅原料来源广泛、节约环保,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而且制得的植物纤维纱线管强度好,废弃后可以自然降解,无污染。
本发明的植物纤维纱线管的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配方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植物纤维颗粒53%~65%,淀粉15%~17%,UF改性树脂为20%~30%。
本发明的植物纤维纱线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为:
(1)将植物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40目颗粒;
(2)将所述的植物纤维纱线管的原料配方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
(3)预热:将成型模具预热至110℃~120℃;
(4)将混合料按制品成型需要量送入线管成型模专用模中,模温控制在110℃~120℃;
(5)采用7.9~20kg/cm2压力对模加压,经40s后脱膜成型。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是:
a)本发明采用植物纤维颗粒为主要原料,而我国是一个稻谷生产的大国,产地几乎遍布我国大江南北,稻谷被加工出大米后,其残留物稻壳,绝大部分每年都被废弃,用它来制作本项技术制品的原料,原料来源广泛此外本发明的植物纤维颗粒原料还可利用竹、木屑及玉米秸杆等等植物粉碎成需要大小的颗粒,其原料来源相当广泛,更有利于废弃资源的综合再生利用;
b)本发明的植物纤维纱线管制品,克服了纸纱线管受温度,湿度气候变化影响等使用上存在的缺陷,更克服了塑料制品对自然环境的危害,而且,本发明的植物纤维纱线管制品的使用强度均能满足要求,且在生产该制品无“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渣)产生,同时使用完毕废弃后弃于野外均可自然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c)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更有利于市场竞争和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原料配方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植物纤维颗粒53%~65%,淀粉15%~17%,UF改性树脂为20%~30%。
植物纤维颗粒可以为稻壳,竹、木屑或玉米秸杆粉碎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颗粒大小为40目。
原料配方中UF改性树脂的制备方法为:
(1)所述UF改性树脂的原料配方重量百分比为:尿素CO(NH)238%~40%,甲醛HCHO56%~58%,淀粉3%~5%,聚乙烯醇PVA 0.005%~0.008%,氯化铵NH4Cl 0.005%~0.09%;
(2)按上述原料配方比例,将甲醛、淀粉、聚乙烯醇PVA、氯化铵加入反应釜中,并分多阶段添加尿素,在反应釜中进行缩聚反应;所述反应温度控制为60℃~94℃,反应时间为90min~120min。制备出的UF改性树脂,游离醇重量在<16mg/100g。
植物纤维纱线管的制备方法为:
(1)将植物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40目颗粒;
(2)将上述的各原料组分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
(3)预热:将成型模具预热至110℃~120℃;
(4)将混合料按制品成型需要量送入线管成型模专用模中,模温控制在110℃~120℃;
(5)采用7.9~20kg/cm2压力对模加压,经40s后脱膜成型。
制品成型需要量为40~12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能华,未经陈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96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