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纤维纱线管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09639.6 申请日: 2007-10-11
公开(公告)号: CN101173108A 公开(公告)日: 2008-05-07
发明(设计)人: 陈能华;熊光华;毛朝星 申请(专利权)人: 陈能华
主分类号: C08L97/02 分类号: C08L97/02;B65H75/02;C08L3/02;C08L101/00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蔡学俊;薛金才
地址: 350301福建省***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植物纤维 纱线 原料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纤维纱线管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纱线管俗称纱锭管,又称卷纱管,是纱厂将棉花纺成纱线或合成纤维厂将原料合成的涤纶纤维丝线后,将纱线或丝线缠绕在纱线管上,固定纱线或丝线用的支撑物。目前市场上需求量在每年二十亿万件以上,常用的纱线管有两大类,一类是用纸卷的,另一类是用塑料来制造的。用纸卷制作的纱线管,需要纸做原料,而纸的制造又必须砍伐森林资源,因此,不仅给生态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外,而且造纸还会产生大量污水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不利于环保。同时,用纸卷成纱线管,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成本高,更大的缺陷是在使用上,由于温度、湿度等气候变化,其使用强度存在很大问题,温度高了会变软,增加厚度成本又相应增加,因此纸卷的纱线管在使用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一类是塑料制作的纱线管,虽然其强度比用纸制作的纱线管好,但是使用后弃置于野外会对环境带来的危害,如果焚烧更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大气,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随着用于制造塑料原料的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其原料成本一直在不断攀升,仅制作塑料纱线管的塑料成本就需要每个0.60元以上。在国外市场上,很多国家就禁止带有塑料的纱线管纱锭进入其国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纤维纱线管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不仅原料来源广泛、节约环保,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而且制得的植物纤维纱线管强度好,废弃后可以自然降解,无污染。

本发明的植物纤维纱线管的原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配方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植物纤维颗粒53%~65%,淀粉15%~17%,UF改性树脂为20%~30%。

本发明的植物纤维纱线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为:

(1)将植物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40目颗粒;

(2)将所述的植物纤维纱线管的原料配方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

(3)预热:将成型模具预热至110℃~120℃;

(4)将混合料按制品成型需要量送入线管成型模专用模中,模温控制在110℃~120℃;

(5)采用7.9~20kg/cm2压力对模加压,经40s后脱膜成型。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是:

a)本发明采用植物纤维颗粒为主要原料,而我国是一个稻谷生产的大国,产地几乎遍布我国大江南北,稻谷被加工出大米后,其残留物稻壳,绝大部分每年都被废弃,用它来制作本项技术制品的原料,原料来源广泛此外本发明的植物纤维颗粒原料还可利用竹、木屑及玉米秸杆等等植物粉碎成需要大小的颗粒,其原料来源相当广泛,更有利于废弃资源的综合再生利用;

b)本发明的植物纤维纱线管制品,克服了纸纱线管受温度,湿度气候变化影响等使用上存在的缺陷,更克服了塑料制品对自然环境的危害,而且,本发明的植物纤维纱线管制品的使用强度均能满足要求,且在生产该制品无“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渣)产生,同时使用完毕废弃后弃于野外均可自然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c)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更有利于市场竞争和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原料配方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植物纤维颗粒53%~65%,淀粉15%~17%,UF改性树脂为20%~30%。

植物纤维颗粒可以为稻壳,竹、木屑或玉米秸杆粉碎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颗粒大小为40目。

原料配方中UF改性树脂的制备方法为:

(1)所述UF改性树脂的原料配方重量百分比为:尿素CO(NH)238%~40%,甲醛HCHO56%~58%,淀粉3%~5%,聚乙烯醇PVA 0.005%~0.008%,氯化铵NH4Cl 0.005%~0.09%;

(2)按上述原料配方比例,将甲醛、淀粉、聚乙烯醇PVA、氯化铵加入反应釜中,并分多阶段添加尿素,在反应釜中进行缩聚反应;所述反应温度控制为60℃~94℃,反应时间为90min~120min。制备出的UF改性树脂,游离醇重量在<16mg/100g。

植物纤维纱线管的制备方法为:

(1)将植物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40目颗粒;

(2)将上述的各原料组分在搅拌机中混合均匀;

(3)预热:将成型模具预热至110℃~120℃;

(4)将混合料按制品成型需要量送入线管成型模专用模中,模温控制在110℃~120℃;

(5)采用7.9~20kg/cm2压力对模加压,经40s后脱膜成型。

制品成型需要量为40~120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能华,未经陈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96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