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好氧堆肥反应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9454.5 | 申请日: | 200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48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肖荔人;陈庆华;卢巧晖;胡海滨;黄宝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C05F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堆肥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堆肥化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高含水率污泥好氧堆肥反应器。
背景技术:
污泥(Sludge)是一种含水率高(液态污泥含水率可达99%)、呈黑色或黑褐色的流体状物质,一般是由多种微生物形成的菌胶团与其吸附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集合体。污泥主要来源于市政污泥(Civil sludge,也叫污水污泥Sewage sludge,)、管网污泥、河湖淤泥、工业污泥,特别是市政污泥,随着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完善,市政污泥成为数量最大的一类污泥,成为市政建设和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污泥不仅含水率高,易腐烂,有强烈臭味,还浓缩了污水中大部分的有机质、氮磷等营养元素、重金属和盐类,以及少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如果没有通过合理的处理处置,这些污染物将直接进入环境,影响市容、污染水体与土壤,甚至危害人体健康。目前,污泥的处理处置已经成为环保界及市政管理极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污泥堆肥化是依靠污泥中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在一定的人工条件下,有控制地促进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化学过程。污泥经过堆肥处理,体积一般可降低至原体积的50%-70%,大部分病原菌和病毒被杀死。污泥经过堆肥后,制得的成品叫做堆肥(Compost),它是一类棕色的、泥炭般的腐殖质含量很高的疏松物质,故也称为″腐殖土”,其性质稳定,可作为土壤改良剂进行土地利用,实现污泥中碳源、氮磷等营养元素的资源化利用。因此污泥堆肥化是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及资源化较为有效的一种处理方法。
污泥堆肥化按原理可分为厌氧堆肥与好氧堆肥两种。好氧堆肥因有机物速度快,降解较充分,堆肥周期短,环境条件较好等优点而广泛应用。目前好氧堆肥工艺已经相对成熟,按照有无发酵装置可以将堆肥系统简单分为开放式系统和反应器系统,前者又可分为自然通风条垛式系统、被动通风条垛系统、强制通风静态垛系统堆肥工艺。后者仅采用简易型的箱式堆肥,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由于污泥中含水量极高,采用反应器系统进行堆肥的数量极其有限,因此,利用污泥进行堆肥的主要采用开放式系统,即传统的人工自然堆肥方式,其堆肥过程如下:污泥首先进行去水干化,人工拌入调理剂,进行有氧发酵,再经腐熟阶段后,制成堆肥产品。
采用传统的堆肥方式,成本低然而,占用的地面面积大,容易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采用简易性的箱式堆肥方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1)污泥含水率过高,污泥经脱水处理后含水率一般仍达82%,而污泥好氧堆肥过程合适的含水率为50-65%,堆肥前污泥需经过干化、添加大量的调理剂等预处理,这给实际工程应用带来困难,增加污泥堆肥的费用;(2)堆肥过程存在氮、磷等营养成份的损失,特别是氮素,以N的挥发和滤液流失形式大量损失;(3)污泥中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污染,是制约污泥堆肥化土地利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鉴于污泥所存在的这三方面制约因素,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设计一种使用方便、堆肥成本低、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高含水率污泥好氧堆肥的反应器,并通过该反应器实现高含水率污泥的好氧堆肥,提高污泥堆肥效益,提高污泥堆肥产品肥效,降低污泥堆肥产品重金属污染风险。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含有鼓风机和真空抽气机构成的进出空气控制系统,电动机、连杆、搅拌风叶构成的搅拌系统,内罐体和外罐体叠套构成的发酵罐体系统,石棉、温度感应器、加热器和控温电路构成的加热控温系统构成,其中:鼓风机和真空抽气通过送风管路与装置相连;电动机位于装置顶部,搅拌风叶位于发酵罐体内部,并通过连杆与电动机相连;石棉、温度感应器、电炉丝位于内罐体和外罐体之间。
发酵罐体系统中内罐体和外罐体呈圆柱形,外罐大于内罐,他们之间相互叠套构成,其间设有污泥进料口、堆肥出料口、污水排放口、手控污水排放装置构成,其中内外壁由金属板通过冲压焊接构成,内壁的底面设有网格状的污水排放孔;漏斗状的污泥进料口设在罐体侧壁上部,安有密封门和出料引导槽的堆肥出料口设在罐体侧壁下部,出料口大于进料口。内罐体的底面设有网格状的污水排放孔。手控污水排放装置通过螺杆和螺杆套固定于外罐体内壁、内罐体底面网格状的污水排放孔下方,并通过摇臂转动控制污水的排放和排放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94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响应于最终用户偏好的自动无线设备消息管理
- 下一篇:彩色显示设备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