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网多功能墙体及其建筑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09379.2 | 申请日: | 2007-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26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谌丽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谌丽莉 |
主分类号: | E04B2/76 | 分类号: | E04B2/76;C04B28/00;C04B14/06;C04B18/10;C04B16/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12福建省厦门市思***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网 多功能 墙体 及其 建筑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墙,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网多功能墙体及其建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非承重的内隔墙、分户墙和保温外墙等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具有轻型、保温、隔热、消噪、防火和环保等性能的建筑墙体得到迅速的开发和应用。
中国专利CN2469086提供一种建筑物的墙壁构造,由骨架及水泥浆固化构成,骨架由多数金属网并合,其间形成贯通的中空通道,金属网的二侧边嵌置于支持件,金属网的上端边被可缩体封闭,可缩体成条状,其具有嵌合部及凸体,金属网的下端边由定位件夹固定位。具有施工方便及且降低施工成本费用的功效。
中国专利CN2530996提供一种金属网墙基板,由二层以上的曲折形金属网板按对应关系相合而成,并且形成中空或纵向通道;金属网板的上端设有余量卡槽,金属网板的下端设L形铁,金属网板的一侧或二侧有延接条和连接槽。本发明采用了这些技术方案后,不但提高了施工质量,而且制造成本低,筑墙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刚度较高,抗裂性和稳定性较好,施工速度快,整体性强,防火、防水和隔音性能好,有任意弧度弯曲形造型性强,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的非承重内隔墙、分户墙和保温外墙等墙面的金属网多功能墙体及其建筑施工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金属网多功能墙体设有骨架和水泥粉煤灰砂浆层(水泥粉煤灰砂浆层也称挂浆层),骨架由两片相同形状的金属网和金属龙骨(以下简称龙骨)组成,水泥粉煤灰砂浆层包覆在骨架外,水泥粉煤灰砂浆层由金属网的楔形断面和网孔固定,龙骨设有沿边龙骨和竖向龙骨,沿边龙骨通过结构支承面与竖向龙骨链接。
两片相同形状的金属网最好为中间成工字形的金属网。金属网可采用(0.6~0.8)mm,最好为0.8mm厚的冷轧钢卷,以冲床冲拉成网状,经滚轮机压折成波浪形网片。金属网的网孔规格可为短径为9mm×长径为18mm,短径为12mm×长径为25mm或短径为15mm×长径为30mm,网孔规格为短径9mm×长径18mm的金属网适用内隔墙使用,网孔规格为短径12mm×长径25mm或网孔规格为短径15mm×长径30mm的金属网作为保温外墙使用。因为金属网的平整度直接影响到墙体的质量,所以允许误差及外观质量要求应严格控制。90mm厚的内隔墙每一片金属网的宽度为540mm,中空厚度为55mm;160mm厚的保温外墙每一片金属网的宽度为430mm,中空厚度为100mm。金属网的沟槽可采用填充砂浆(水泥、粉煤灰和砂浆)填平,用机械喷浆施工或手工涂抹。
在墙体内的空腔中,即金属网的网孔中可填入保温隔热材料,以作为保温隔热外墙;或填入实心混凝土,使墙体可局部承受较大荷重;或穿入管线,以作为管线的通道。本发明所述的金属网多功能墙体虽然墙体强度即刚度较好,但是仍不能用作承重墙,使用范围中也规定了一定高度限制。在需吊挂或承受较重的吊挂件及设备时可在抹灰之前,断开局部网板空心部分,填以实心混凝土,即可局部承受较大荷重。在做保温隔热外墙时,由于墙体内有空腔,可直接填充保温隔热材料,无需在外墙面另做保温层,故也可以穿管线,是目前最创新的内置保温隔热外墙。
按质量比,水泥粉煤灰砂浆的配比为水泥∶粉煤灰∶砂浆=(0.8~1.0)∶(0.1~0.15)∶2.5,最好为水泥∶粉煤灰∶砂浆=0.9∶0.1∶2.5,其水灰比(水和水泥的重量比值)最好为0.37~0.40,砂浆稠度(即整个挂浆的稠度)最好为80~90mm。填充槽沟可机械喷涂或手工涂抹。
沿边龙骨最好为L形龙骨,主要用于竖向龙骨和结构支承面的链接结构。当L形龙骨用在做弧度墙时,可以将配件弯曲或裁拼成弧形。竖向龙骨最好为C形竖向龙骨,主要用于施工时增强金属网板的平直度即刚度,便于抹灰操作。
龙骨还可设有加强龙骨,加强龙骨可包括C形横加强龙骨或/和U形横加强龙骨,加强龙骨可用于其它龙骨、门窗洞口等的补强。在沿边龙骨、竖向龙骨和加强龙骨上可设有孔,所述的孔用于金属网、龙骨、水泥粉煤灰砂浆三者之间的有效凝聚,使门窗洞口的固定更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谌丽莉,未经谌丽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93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嘴
- 下一篇:等离子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