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空纤维多孔膜过滤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9349.1 | 申请日: | 200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2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俊川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1004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纤维 多孔 过滤 组件 | ||
1.一种中空纤维多孔膜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水管,连有吸水泵,用于排出经过过滤的水;
膜束杯,用于连接中空纤维膜束,通过出水软管与出水管连通;
曝气管,与气源连通,其周壁设有曝气孔;
中空纤维膜束,浸没于待处理污水中,成U字形设置,其两端与膜束杯连接,其弯曲部位绕设于曝气管上,所述曝气管上的曝气孔设于与中空纤维膜束弯曲部相对的位置;一膜束杯、两端连接于膜束杯的一中空纤维膜束以及一出水软管组成一膜元件;所述出水管、曝气管横向设置,并且互相平行,出水管位于上方,曝气管位于下方,该出水管和曝气管之间排列有按上述方式连接的若干膜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多孔膜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下方设有一与之平行的底杆,该底杆、曝气管以及出水管的两端分别通过一纵向固定杆连接,底杆、曝气管之间于每相邻两膜元件的膜束之间设置有防止膜束互相缠绕的隔丝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多孔膜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束的端部与模束杯的连接采用环氧树脂和聚氨酯分层浇铸固定,膜束端里层采用环氧树脂固定,外层采用聚氨酯浇铸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多孔膜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与膜束杯之间的直线距离比膜束的伸展长度短20-4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多孔膜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束由300-600条1200-1800mm长的膜丝组成;所述膜丝外直径为0.8-1.2mm,其材料为聚烯烃、ABS、聚酯或尼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多孔膜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束杯为倒置阔口细脚的杯状体,连接膜束的阔扣处直径为30-60mm;所述膜束杯的材质为PP、PVC或PE。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多孔膜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的材质为PVC、ABS或PE。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多孔膜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孔设于曝气管在与每一膜束相对的两侧面上,每个侧面上相对于每一膜束位置上开曝气孔数为1-4个,孔径大小为1.5-3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纤维多孔膜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软管的内径为5-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俊川,未经王俊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93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