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虚拟号码的使用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09294.4 | 申请日: | 2007-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5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欧松;姜峰;赵文峰;林柏江;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7/22 | 分类号: | H04Q7/22;H04Q7/32;H04Q7/3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3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虚拟 号码 使用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虚拟号码的使用方法及其装置,属于移动通信行业,特别涉及移动手机号码的虚拟化。
背景技术:
GSM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网络系统、基站子系统及移动台。基站子系统BS由基站收发台BST和基站控制器BSC组成。网络系统由移动交换中心MSC,操作中心OMC和本地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鉴定中心AUC和设备标志寄存器ERI等组成。移动交换中心MSC是蜂窝通信网络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对位于本MSC控制区域内的移动用户进行通信控制和管理。例如:
(1)信道的管理和分配;
(2)呼叫的处理和控制;
(3)跨区切换和漫游控制;
(4)用户位置信息的登记和管理;
(5)用户号码和移动台号码的登记和管理;
(6)服务类型的控制;
(7)对用户实施鉴权;
(8)为系统中连接别的、MSC以及为其它公用通信网络,如共用交换电信网PSTN,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和共用数据网PDN提供链路接口,保证用户在转移和漫游过程中实现元间隙的服务。
目前,一部电话中只能有一个号码,即使正在使用的一机双号,也只是通过更换或切换物理卡来实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机多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虚拟号码的使用方法,它能够真正实现一机多号的功能。
本发明的手机虚拟号码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户申请注册,
(2)系统分配虚拟号码,
(3)系统通过短信或语音通知用户,
(4)用户加拨业务接入号码和被叫号码,
(5)主叫用户的移动交换中心MSC接收到主叫号码、被叫号码及业务接入号码,并将这些数据传送给多号通平台,
(6)多号通平台进行数据处理:
1)提取主叫的虚拟号码,
2)用虚拟号码呼叫被叫,
(7)多号通平台向被叫用户的移动交换中心MSC发送主叫的虚拟号码和被叫号码,
(8)被叫用户的移动交换中心MSC以虚拟号码呼叫被叫用户,并且被叫用户电话或手机,显示虚拟号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手机虚拟号码的装置,包括位于最底层的多号通平台和数据库,它接收位于第二层的移动交换中心MSC和TMSC发送来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并转为主叫的虚拟号码;位于第二层的移动交换中心MSC和TMSC,移动交换中心MSC和TMSC首先将接收到的主叫号码以及被叫号码,传送给位于底层的多号通平台,并接收位于底层的多号通平台发送来的虚拟号码再发送给移动交换中心MSC和TMSC;位于第三层的基站和移动终端和电话,移动终端或电话发出的信息通过基站发送到移动交换中心MSC;所述的多号通平台设有独立安装的多号通系统模块。
本发明手机虚拟号码的使用方法及其装置(多号通产品)是一项为移动手机用户提供全面保护个人隐私的语音增值业务。用户使用多号通服务前通过拨打接入号码进行注册。注册后,系统将自动为用户分配一个虚拟号码,用语音及短信的方式告诉用户。用户无需改变SIM卡就可以提供一部手机多个号码的功能。这些号码当中,一个为真实的手机号码,其它为虚拟的号码。虚拟号码可以随时注册和注销,也可以随时设置限制呼入、实现被叫显示和主叫隐藏的通话效果,同时还提供语音信箱、来电筛选等功能,帮助用户提高沟通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语音业务的空白,拓展了传统语音业务的盈利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模块框图;
图3是本发明虚拟号码通话的处理过程图;
图4是本发明(多号通)辅号码呼叫过程示意图-a;
图5是本发明(多号通)辅号码呼叫过程示意图_b;
图6是本发明(多号通)系统软件层次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多号通)使用虚拟号码进行呼叫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多号通)呼叫虚拟号码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多号通)语音信箱使用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多号通)来电筛选设置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多号通)来电筛选应用流程图;
图12是多机转移设置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发明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92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