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助力背包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9043.6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66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范志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志达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200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力 背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力背包,其有助于减轻背负者的负担以轻松完成旅程。
背景技术
背包已为公知,其一般以拉链或者搭扣等形式在背包的包体内设置若干开放式或封闭式的容置腔,所述包体的外侧设有至少一个适合旅行者背负于肩上的背带。如2003年5月28日公告的中国专利CN2552385公开一种旅行背包,其由包体与背带构成,所述包体底端设有轮子。当旅行者行于平地时,可将背包置于地上,借助轮子,拉着背带即可将包体在地上拖着走,以达到省力、减少负重的作用。但是该种结构的背包不适用于不平坦路面或者崎岖路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助于节省背负者负重的助力背包。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助力背包,包括包体及设于包体外侧的背带,所述包体外侧通过铰链连接一支撑于地上用于减轻背负者负担的支撑装置,所述铰链设有角度调整旋钮。
上述助力背包,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伸缩装置、减振装置及万向轮,所述伸缩装置一端与铰链连接,伸缩装置另一端与减振装置一端连接,所述减振装置另一端与万向轮连接。
上述助力背包,所述铰链与包体之间通过一对可相互扣合或脱开的公扣与母扣连接。
上述助力背包,所述伸缩装置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及卡箍,所述第一套管部分套设于第二套管内侧,所述卡箍设于第二套管顶端用于锁紧或释放第一套管相对于第二套管的紧固位置进而调整伸缩装置的长度。
上述助力背包,所述减振装置包括套筒及设于套筒内的弹簧,所述第二套管底端穿过套筒抵设于弹簧上端,所述万向轮设于套筒底部。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使用时,根据行走场合是上坡、下坡、平面而调整角度,从而保证在背负者在旅行时,所述支撑装置一端抵设于路面上,万向轮与减震装置相配合可以适应不同路况即减轻负重又达到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使用状态图;
图2是实施例立体图;
图3是图2局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图3,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对背负者产生助力作用的助力背包,其包括包体1、设于包体1外侧的背带2、设于包体1下方的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包括公扣31、母扣32、套管33、套管34、弹簧35、套筒36、万向轮37,其中,所述公扣31设于包体1底部外侧,所述母扣32设于套管33端部,所述公扣31与母扣32可重复扣合或释放,这里套管33的管径小于套管34的管径且套设于套管34内侧,所述套管34上端部设有卡箍341,当卡箍341向下旋紧时,所述套管33与套管34相对位置被固定,当卡箍341向上旋转时,所述套管33与套管34可相对滑动从而可以调整两者远端的相对距离进而可以调整支撑杆的高度,其结构类似于公知落地风扇的升降结构。所述套管34的下端设于套筒36内,套筒36内设有弹簧35,套管34的下端即抵设于弹簧35上端,弹簧35下端抵设于套筒36底部,该减震装置与摩托车的避震装置结构类似。另外套管36底部设于万向轮37上,所述套管33与母扣32之间设有调整旋钮321用于调整两者铰接角度以适应上坡或下坡需要,其结构类似于电风扇电机转轴相对于底座角度调整旋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志达,未经范志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90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