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功率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荧光粉涂布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10008981.4 申请日: 2007-05-18
公开(公告)号: CN101071832A 公开(公告)日: 2007-11-14
发明(设计)人: 熊兆贤;刘永玺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H01L33/00 分类号: H01L33/00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马应森
地址: 361005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大功率 白光 发光二极管 荧光粉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荧光粉的涂布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功率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荧光粉涂布方法。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ing Emitting Diod)具有寿命长、省电节能、反应速度快、可靠性高和环保安全等优点(张国义,陈志国.固态照明光源的基石——氮化镓基白光二极管,物理学和高新技术,2004,34(11))。随着科技的进步,LED的光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白光LED应用层面也已经逐步被开发出来,被喻为21世纪的主要照明光源。近几年,大功率白光LED得到了飞速发展,已经有进入照明领域的趋势,全世界很多科研生产部门都积极投于大功率白光LED的研发行列(甘彬,冯红年,金尚忠.大功率白色发光二极管的特性研究,光学仪器,2005,27(5))。在传统的小功率白光LED制作工程中,荧光粉的涂布方法主要是点粉,即将荧光粉和所用树脂,按一定比例混合以后,点涂在LED的芯片和反射杯之上(龙乐.发光二极管机构及技术,电子与封装,2004,4(4))。由于小功率芯片很小,点粉方式对发光效果影响不大;而如今LED已经发展到大功率,荧光粉的涂布方法却没有大的改进。但是大功率LED用芯片占据面积较大,有的已经达到1.00mm×1.00mm,点粉方式会造成荧光粉分布不均匀,如在芯片侧面和楞边上,荧光粉相对较少,在芯片上表面中间部分相对较多,往往导致在发光过程中,侧面和楞边位置会透出蓝光,在芯片上方发出荧光粉的本身颜色(黄,红,绿),这样就会造成LED灯光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色温不一致,出现诸如黄圈或蓝圈等现象,影响照明效果和显色性(1、Cao X A,Stokes E B,Sandvik P.Optimization ofcurrent spreading metal layer for GaN/InGaN-based light emitting diodes[J].SolidState Electronics,2002,46:1235-1239;2、Guo X,Schubert E F.Current crowding in GaN/InGaN lightemitting diodes on insulating substrates[J].J.Appl.Phys,2000,90(8):4191-4195)。

日本和美国一些厂家,现在利用电泳,喷涂,溅射等方法来改进荧光粉的涂覆均匀性,虽然效果可以,但是过程复杂,成本太高,不大适合低成本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粉在芯片上分布均匀,消除光圈的效果较好,LED空间发光色温差明显减小,适合低成本批量生产大功率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荧光粉新型涂布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选择波长为440~470nm的蓝光倒装芯片,尺寸规格为1.00mm×1.00mm×0.10mm;基片的尺寸规格为2.00mm×1.50mm×0.20mm,芯片和基片的厚度均在0.15~0.35mm,但厚度略微不同的不锈钢片制作模具;选择黄、红、绿3种颜色的荧光粉a,b,c,3种荧光粉的激发和发射峰的半高宽分别是:a粉,EXa=440-480nm,EMa=510~560nm;b粉:Exb=460~580nm,EMb=590~690nm;EXc=400~460nm,EMc=490~550nm;选择硅树脂作为荧光粉配胶,分为A/B两种成份,折射率为1.45,粘度为1200厘泊(A),1000厘泊(B),固化条件是80℃下30~40min;选择纳米SiO2粉末作为触变剂,其比表面积为100m2/g~300m2/g。

本发明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制备模具:在第一块不锈钢片上刻第一方孔,在第二块不锈钢片上刻第二方孔,将第一方孔和第二方孔的中心对齐,然后将两块不锈钢片粘合在一起,得模具待用;

2)利用回流焊接的方法将倒装芯片焊接到基片上;

3)取硅树脂A和B,称取荧光粉,按质量比荧光粉∶硅树脂A∶硅树脂B=(50~250)∶100∶100,称取纳米SiO2,按质量比SiO2∶硅树脂A∶硅树脂B=(2~20)∶100∶100,先将硅树脂A和硅树脂B与荧光粉进行混合搅拌,待混合均匀以后将SiO2添加其中,研磨得粉胶混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89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