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抗肿瘤治疗的新型医用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08507.1 | 申请日: | 2007-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4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东;陈锦灿;袁彩;石小莉;叶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47/48 | 分类号: | A61K47/48;A61K31/409;A61K47/42;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2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肿瘤 治疗 新型 医用 光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医用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种光敏剂可作为药物用于肿瘤的光动力治疗。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癌症状况将日益严重,全球52亿人口中癌症患者约有2600万人,今后20年新增患者人数将由目前的每年1200万增加到1800万,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也将由每年700万增至1100万。癌症也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005年我国居民每死亡5人中,即有1人死于癌症。
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它与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三大传统的治疗肿瘤手段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和特点:对肿瘤有相对的选择特异性,能定向地消灭原发和复发肿瘤,很少损伤正常组织,毒副作用小;不影响其他治疗,可与化疗和放疗同时进行,且具一定的协同作用,可重复治疗;可借以缩小手术的范围和改善手术的预后;对各种癌症都有疗效,抗瘤谱较广等。
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的原理是光敏剂或其代谢产物能选择性聚集于靶组织(肿瘤组织),在适当波长光的激发下产生光动力反应破坏靶细胞的化学物质。光敏剂分子接受光照,吸收光子的能量,在靶细胞内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具有细胞毒作用,能高效地氧化生物分子,最后诱导肿瘤细胞坏死。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膀胱癌、食管癌、支气管癌、口腔癌、皮肤癌、鼻咽癌、肋膜间皮瘤、肝癌、喉癌、乳腺癌、以及脑癌等肿瘤的治疗。现在,PDT在治疗非肿瘤疾病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治疗皮肤病、老年失明、冠心病、艾滋病、自体免疫系统疾病等顽疾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在杀伤肿瘤细胞的过程中,光敏剂作为能量的载体和反应的桥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国际上最早批准临床使用的光敏剂photofrin与国内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血卟啉注射液(由重庆市华鼎现代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两者均为卟啉类衍生物(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可称之为第一代光敏剂,其共同缺点是摩尔消光系数相对较小,对肿瘤进行PDT治疗时,所需的药剂量、光剂量较大,光照射时间长,带来的皮肤光毒性大、皮肤灼伤较严重和病人在注射药物后避光时间较长(长至一个月)等副作用。
金属酞菁类光敏剂属于第二代光敏剂中的一种,与第一代血卟啉类光敏剂HpD相比在更长的可见光区(670nm-850nm)有更强的吸收,因而所用的光对人体组织的穿透性更大,且摩尔消光系数较HpD高出10-50倍,因此进行PDT治疗时,只需要0.2-0.5mg/kg的小剂量就能达到较为理想的药效。另外金属酞菁类光敏剂对于波长400-600nm的光没有强吸收,故皮肤光敏反应要比卟啉小得多。但是第二代光敏剂均有一个共同的显著缺点,即光敏剂对肿瘤组织的选择性与其在肿瘤组织上的富集能力相对有限。
本项发明我们在第二代光敏剂的基础上发展了第三代的新型医用光敏剂--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五聚赖氨酸耦合物(β-ZnPc-5K),它在细胞水平上对肿瘤的抑制显著,是所有酞菁类光敏剂中最好的之一。由于化合物中含有靶向标记物——聚赖氨酸,因而该光敏剂对恶性细胞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和选择性,且光毒性小。
发明内容
本项发明主要针对金属酞菁类第二代光敏剂所存在的选择性、吸收性相对较弱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靶向作用的、抑制肿瘤效果明显的新型医用光敏剂。
本项发明第二个目的在于公开这种新型医用光敏剂的制备方法,该发明以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五聚赖氨酸耦合物(β-ZnPc-5K)的制备为例。
本项发明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这种新型医用光敏剂在光动力治疗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1、用于抗肿瘤治疗的新型医用光敏剂,它是由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的羧基基团上引入多肽或氨基酸作为靶向标记物而得到。
2、根据项1所述的新型医用光敏剂,该医用光敏剂表达式为β-ZnPc-5K,其结构式为:
3、一种项1的新型医用光敏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固相多肽合成的方法,将β-单羧基取代酞菁锌与偶联在树脂上的多肽进行连接。
4、项1或2所述的新型医用光敏剂作为制备抗肿瘤光动力治疗药物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85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