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散热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8440.1 | 申请日: | 200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9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黄进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进发 |
主分类号: | B60H1/24 | 分类号: | B60H1/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国庆;李雁翔 |
地址: | 361022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散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持汽车的车厢内温度与外界相近的装置。
背景技术
停放在户外阳光下的车辆,由于车门和车窗都被关闭,车厢内的空气温度会因车体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在夏季,车厢内的温度甚至会超过车外大气温度10℃-20℃。乘员进入车厢会感到难以忍受。为避免这种困扰,现有的解决方式有两类:一是启动空调制冷设备,向车厢内注入冷空气,强行降低车厢内空气的温度。这种方式的缺点是需要耗费额外的燃料,并等待一段时间。尽管车厢内空气的温度降下来了,但坐椅等车内物体的表面温度依然较高,乘员无法落座;还要等一段时间,待坐椅等车内物体的温度也降下来才可进入车厢,落座后驾驶车辆上路。二是停车后在车辆的上方设置遮阳甚至反光的遮盖物,防止阳光照射车身,从而避免因阳光照射导致车内温度升高。此种方式的缺点停车是设置遮盖物及开车前拆除遮盖物都费时费力,而且在车辆中携带遮盖物占用的空间往往比较大,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汽车散热机,它不消耗燃料却能方便地将车厢内较高温度散发到车外的空气中去,使乘员可以随时进入车厢驾驶车辆上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汽车散热机,一个电源装置经一个开关向两台安装在车内的电动抽风机的电机供电;两台抽风机中第一台抽风机将车外的空气送入车厢内,第二台抽风机将车厢内的空气排向车外。接通开关,两台抽风机的电机同时转动,车外温度较低的空气被送入车厢内,而车厢内温度较高的空气被排出车外,在车厢内形成空气的循环流动,带走车厢内的热量。
在推荐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装置中有一块具有多个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电池板。用太阳能电池板将阳光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带动抽风机工作。
特别是:所述的电源装置中还有一个与该太阳能电池板并联的蓄电池。在抽风机不工作时,太阳光能电池板输出的电能对蓄电池充电,而在抽风机工作时由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共同提供电能。
在优化的结构中:所述的第一台抽风机的进风口与第二台抽风机的出风口在车外保持一段距离而第二台抽风机的进风口与第一台抽风机的出风口在车厢内保持一段距离。车厢内的进风口与排风口间隔的距离愈大。车厢内空气循环的范围愈大,散热的效果愈好。车外的进风口与排风口间隔的距离愈大,排出车外的温度较高的空气对进入车厢的温度较低的空气的干扰愈小,车厢内散热的效果愈好。
所述的抽风机可以采用离心式抽风机或轴流式抽风机。
为便于安装在汽车内:所述的两台抽风机安装在同一个壳体内。
本发明汽车散热机,采用两台安装在车内的电动抽风机,一台抽风机将车外温度较低的空气送入车厢内,另一台抽风机将车厢内温度较高的空气排出车外,在车厢内形成空气的循环流动,带走车厢内的热量。它不消耗燃料,而乘员只要拨动开关就能操纵抽风机将车厢内较高温度通过空气的交换散发到车外去,需要开车时乘员可以即时进入车厢驾驶车辆上路。使用非常方便而且结构简单。其电源装置中有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将阳光的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带动抽风机工作;不消耗车辆蓄电池的电能。即使长时间停车后,也不会因抽风机消耗了车辆蓄电池的电能而影响车辆的启动。该太阳能电池板并联一个蓄电池,可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并增加向抽风机供电的功率;从而可以减小对太阳能电池板功率即尺寸的要求,降低成本。适当安排车厢内的进风口与排风口间隔的距离以及车外的进风口与排风口间隔的距离,就可以在车厢内取得较好的散热效果,设计和安装非常灵活。抽风机可以采用离心式抽风机,也可采用轴流式抽风机;厂家可以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多种档次和规格的设计。两台抽风机安装在同一个壳体内,便于固定安装在汽车内,特别适合对现有车辆的改装。综上所述,本发明汽车散热机由于具有上述的优点,非常适合于行驶在中低纬度地区的客车,以至于卡车等车辆上配置使用,具有大量推广应用的经济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散热机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两台抽风机安装在同一个壳体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汽车散热机第二个实施例中两台抽风机安装在同一个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进发,未经黄进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84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移动支付方法
- 下一篇:电化学/可电控装置的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