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铜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710006061.9 | 申请日: | 2007-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77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如;洪燮平;汪银全;楼春章;刘新才;潘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C9/04 | 分类号: | C22C9/04;B22D11/16;B21J5/02;B21J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211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铜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黄铜加工方法,属于铜材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黄铜加工技术中,尤其是用废杂铜作原料的黄铜加工技术,一般采取“铸造-拉伸-挤压”工艺,或者“铸造-拉伸-轧制”工艺。但这些工艺生产的黄铜成本均较高,电耗大;这些工艺要求具有挤压设备或热轧设备或冷轧设备,设备投资强度大。据不完全统计,“铸造-拉伸-挤压”工艺的平均电耗736kwh/t(千瓦小时每吨),“铸造-拉伸-轧制”工艺的平均电耗450kwh/t。而且“铸造-拉伸-挤压”工艺或者“铸造-拉伸-轧制”工艺制备的黄铜产品的后续加工工艺成本较高。
在现有的黄铜加工技术中,尤其是用废杂铜作原料的黄铜加工技术,也有用“连铸”工艺的,但现有技术用废杂铜作原料连铸的黄铜易开裂;而且连铸件一般难以满足实际生产中的各种复杂形状的要求。
发明一种低成本的黄铜加工方法,其生产成本、电耗明显低于“铸造-拉伸-挤压”工艺以及“铸造-拉伸-轧制”工艺,连铸件不开裂,工艺性好,易于满足实际生产中各种形状的要求,后续工艺成本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黄铜加工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的黄铜加工技术,其生产成本低、电耗低、连铸件不开裂、工艺性好,满足实际生产中各种形状要求,后续工艺成本低,原料部分采用废杂铜、甚至全部采用废杂铜,具有大的市场应用价值。
本发明一种黄铜加工方法,合金成分为56~60wt%Cu,2.0~3.2wt%Pb,余Zn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先连铸,连铸温度980~1000℃,连铸速度30~1500mm/min;然后拉伸、除皮;最后680~720℃模锻成型,成型零件机械加工较少,甚至不再需要机械加工。
在上述黄铜加工方法中,原料部分为废杂铜,甚至全部为废杂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本发明一种黄铜加工方法,不需要挤压设备或热轧设备或冷轧设备,设备投入小;
2.平均电耗降低达到395kwh/t,比现有黄铜“铸造-挤压-拉伸”技术、“铸造-轧制-拉伸”技术每吨成品节电12~46%;
3.生产直接成本大大降低,达到339元/t,相对现有“铸造-挤压-拉伸”工艺、“铸造-轧制-拉伸”工艺的生产直接成本降低43.9~57.8%;
4.本发明一种黄铜加工方法连铸黄铜件不开裂,成型性好;
5.本发明黄铜加工方法的热锻模具根据产品形状设计,易于满足实际生产中各种形状要求、后续工艺成本低;
6.相对现有“铸造-热轧-拉伸”工艺所制备的黄铜产品,每吨成品售价降低7000~8000元,深受用户欢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用100%废杂铜熔炼黄铜,合金成分57wt%Cu,2.8wt%Pb,余Zn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连铸温度990℃,黄铜棒直径140mm,连铸速度90mm/min,然后拉伸、除皮,在690℃模锻成型,成型零件机械加工较少,甚至不再需要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大学,未经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60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