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泡剂组合物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05860.4 | 申请日: | 2007-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53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 发明(设计)人: | 竹脇一幸;池田辉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01F17/00 | 分类号: | B01F17/00;B01F17/52;B01F17/54;B01D19/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健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消泡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发泡液、特别是碱性的发泡液中内添后,即使长期保存性能的经时劣化也小的有机硅系的消泡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有机硅系消泡剂与其他消泡剂相比具有各种优异的性质,因此在化学工业、食品工业、石油工业、织物工业、造纸工业、纸浆工业或医药工业等的伴有发泡的工序中广泛使用,例如,将二甲基聚硅氧烷、甲基苯基聚硅氧烷、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等硅油与微粉末二氧化硅混合的油配混物型消泡剂、将这些油配混物与表面活性剂一起分散于水中形成的乳液型消泡剂已广泛使用。但是,该乳液型消泡剂在高温、高碱性、高剪切力这样的严酷条件下,存在乳液粒子被破坏,消泡能力下降的问题,因此作为其替代品,提出了将用聚氧化烯基改性的有机聚硅氧烷和油配混物并用的自乳化型消泡剂[特公昭51-71886号、特公昭54-43015号、特公昭52-19836号、特公昭52-22638号、特公昭55-23084号公报(专利文献1~5)]。
但是,这些有机硅系消泡剂有时产生通过与发泡液长时间接触而使消泡性能下降,或者产生分离、沉淀物等问题,这点在发泡液为碱性时特别显著。
此外,当伴有发泡的工序历经长时间时,由于随时间推移消泡性能与初期相比降低,因此需要追加添加消泡剂,有时产生收率降低、消泡剂的大量添加产生的各种不利情况。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使消泡性能进一步提高,提出了各种方案,可以列举例如预先用氯硅烷等使油配混物中使用的二氧化硅疏水化的方法(特公昭52-31836号公报:专利文献6)、用含有氮的有机硅化合物对二氧化硅进行处理的方法(特公昭51-35556号公报:专利文献7)等,但需要其特性进一步提高。
专利文献1:特公昭51-718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公昭54-4301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公昭52-19836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公昭52-22638号公报
专利文献5:特公昭55-23084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公昭52-31836号公报
专利文献7:特公昭51-355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内添于发泡液、特别是碱性的发泡液中后,即使长期保存,分离、沉淀物的产生、消泡性能的经时劣化也少,而且消泡持续性优异的消泡剂组合物。
本发明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反复进行了认真研究,结果发现含有通过在碱性催化剂的存在下对用有机聚硅氧烷进行了表面处理的微粉末二氧化硅和具有特定物性的有机聚硅氧烷的混合物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硅油配混物(silicone oil compound)、具有特定结构和物性的聚氧乙烯改性有机聚硅氧烷和水,根据需要还含有具有特定结构和物性的聚氧化烯改性有机聚硅氧烷、聚氧化烯聚合物、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消泡剂组合物,其对于发泡液、特别是碱性发泡液的内添稳定性和消泡持续性优异,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提供消泡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
(A)通过在室温~200℃下对下述(i)~(iii)成分进行混合处理,根据需要进行中和和/或低沸点馏分的去除而得到的硅油配混物:1~40质量%
(i)25℃下的粘度为10~100000mm2/s的基本上为疏水性的有机聚硅氧烷:100质量份
(ii)用有机聚硅氧烷进行了表面处理的微粉末二氧化硅:1~20质量份
(iii)碱性催化剂:0.01~5质量份;
(B)下述通式(I)所示的25℃下的粘度为10~10000mm2/s的聚氧化烯改性有机聚硅氧烷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0~30质量%
R12R3SiO-(R12SiO)x-(R1R2SiO)y-SiR12R3 (I)
[式中,R1为彼此相同或不同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1~18的一价烃基,R2为下述通式(II)所示的一价有机基团,R3为R1、R2、羟基或碳数1~6的烷氧基,x为5~200的整数,y为1~30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58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