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浓缩生物有机复混肥料的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710003256.8 | 申请日: | 2007-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9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 发明(设计)人: | 潘春琪;陈久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春琪;陈久顺 |
| 主分类号: | C05F15/00 | 分类号: | C05F15/00;C05F11/08;C05G5/00;C05G1/00;C05F1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8001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浓缩 生物 有机 肥料 制造 方法 | ||
一.生物肥料的技术背景
生物肥是指含有活性生物的特定肥料,在植物生长中,能够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在生产实践中生物肥料又可与其他类肥相互配合形成新的肥种,它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活动,使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增加,导致植物营养状况的改善,进而产量增加,代表品种是菌肥;另一类是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其制品虽然也有通过所含的微生物生命活动作用使作物增产,但它不仅局限于此,还包括它所含的有机部分和无机部分及生物菌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生物肥料有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芽孢杆菌肥等。从所含内容物上看,生物菌多与有机肥相掺混的制成品较多。主要剂型为固体。固体剂型主要以草炭为载体,分粉剂、颗粒两种。
本发明所涉及的高浓缩生物有机复混肥的制备方法是在生物有益菌料中加无机肥料(氮、磷、钾)和有机肥料(有机质)。而生物有益菌是在一种特定的常温挤压造型工艺中,将粉剂生物菌料挤压成型为高浓缩的不规则圆形颗粒后按一定比例和无机肥、有机肥掺混。这种常温挤压造型工艺制成的高浓缩生物有机复混肥每克肥料含生物有益菌数可达1亿个。该种制备方法因在常温下生产。所以,高浓缩生物有机复混肥生物菌成活率高、肥效好。该种制备方法有效的弥补了含有生物菌的肥料在传统的湿法造粒高温烘干过程中生物菌大量死亡的不足。
二.生物肥料技术所涉及的领域
农业对生物肥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由于化肥价格上涨和使用化肥造成环境及农产品污染等原因,人们开始重视生物肥料的生产。可以说,目前生物肥料生产的发展环境是前所未有的。但生物肥要想在众多的肥料中占稳一席之地,必须突破高温烘干这一生产技术困扰。
而目前的生物肥料加工业。在国内外都较为落后,表现在设备设计简单,工艺不完善,生物菌剂的添加仅局限在批量比例搅拌的简单工艺上。因此造成许多生物肥料存在着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有效菌数含量低,生物肥料颗粒硬度不够,破碎率高等。而大部分生物肥料索性就以粉末状投入市场,粉末状生物肥料虽然有很好的肥效但无法与现代播种机械相匹配,所以农民不用进而造成生物肥料在肥料市场上占有率很低。所以,要想发展生物肥料的加工业,必须设计先进的常温造型和高浓缩的生产工艺。
我们知道市场上的复合肥、有机肥的生产均为高温烘干(100℃-300℃)工艺。该种工艺和设备所生产的肥料颗粒硬度强,破碎率低。但该种设备的高温、超高温工艺却是生物肥料生产过程中的大忌。因为,生物菌不论是单菌株制剂或多菌制剂在70℃以上均全部死亡。所以,利用传统的高温烘干的肥料生产设备和工艺生产生物肥料是不行的,因此,高浓缩生物有机复混肥的制备方法将无机和有机肥料部分用转鼓湿法造粒,生物有益菌则采用常温浓缩造粒后再将无机、有机这三种肥按比例掺混搅拌,形成了一种新型高浓缩生物有机复混肥生产制备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高温烘干杀菌,生物菌数含量低,肥料颗粒硬度不够,破碎率高的难题。
三.高浓缩生物有机复混肥制备方法的内容:
A.高浓缩生物有机复混肥的配方:
1.有机部分: 单位公斤
草炭 150公斤
腐殖酸 400公斤
2.无机部分:
氮N 150公斤
磷P2O5 100公斤
钾K2O 100公斤
3.固体菌剂:芽孢杆菌、固氮菌粉末 100公斤
B.高浓缩生物有机复混肥制备规程:
1.产品特性及质量标准
1.1产品外观为灰黑色颗粒,无明显机械杂质,颗粒硬度好。
1.2产品总养分(N+P2O5+K2O)24%,
1.3有机质≥20%。
1.4菌数每克≥1个亿
2.原材料特性及用于生产应符合的质量标准
2.1有机部分:
腐殖酸:黑色粉末。
草炭:灰黄色粉末,腐殖酸含量高。
2.2无机部分:
硫酸钾:白色或带淡黄,浅砖红色,含K2O≥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春琪;陈久顺,未经潘春琪;陈久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32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稀土合金、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 下一篇:自动浇水花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