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性致动器的快速松脱装置的外部控制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01160.8 | 申请日: | 200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0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邹文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25/24 | 分类号: | F16H2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刚;赵海生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致动器 快速 装置 外部 控制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线性致动器有关,特别是以滚珠螺杆传动的致动器。本发明主要针对该致动器的快速松脱装置提出一个增进操作有效性及方便性的改良方案。
背景技术
致动器的作动方式大致上是由动力源带动螺杆旋转,螺合于该螺杆上的螺帽驱使一传动件伸缩移动,该传动件负载一工作物,使工作物线性移动。上述致动器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例如床具、椅具、桌具、升降台、电动窗…等。致动器的作动速度是由马达转速以及螺杆导程的配合而决定,所以致动器的伸缩行程都需要一段时间来执行,但是有愈来愈多的场合,需要致动器能够快速缩回,例如使上述床具或椅具快速的回复到回来的状态。在快速回复的要求下,以马达以及螺杆控制的致动器缩回行程是不能符合期待的,为因应这个需求,所以于致动器加装快速松脱装置。
关于快速松脱装置的先前技术,其中一种与本发明有关的型态,是以约束弹簧束缩锁住致动器的传动件,使传动件及螺帽不发生旋转,被支撑物便不会下滑。换言之,若是扩张该弹簧的内径,使传动件不受束锁力量,工作物的重量施加于该传动件及螺帽,将使两者在螺杆上快速的旋转下滑,达到致动器令工作物快速缩回的目的。类似上述快速松脱装置的技术如美国专利第6158295号。
而扩张上述弹簧内径的工具是一个把手。如图1、图2所示一线性致动器的外观,上述的弹簧被设置在一套环10中,一把手15套在该套环10外,朝预定方向转动把手15及套环10可以达到扩张该弹簧内径的目的。因此,该套环10以及该把手15被吾等称之为快速松脱装置的外部控制元件。
上述套环10横断面外轮廓为圆形,该把手15于开放环状的套合部16中设圆孔17,以该圆孔17套接于该套环10外,为了使把手能够紧迫该套环10,需于该套合部16的开口处另锁紧两颗螺丝18以束缩该圆孔17,使圆孔17与套环10因磨擦力而产生紧制关系。此一方案的缺点之一为螺丝18锁紧时会使把手15产生朔性变形,导致应力集中造成断裂。缺点之二,若需配合环境而调整把手15的角度时,需辅以起子工具松紧该等螺丝18,使用不方便。缺点之三为圆孔17与套环10因磨擦力而产生的紧制关系不稳定,该把手15恐无法轻易的、有效的带动该套环10转动,极易出现把手15空转但套环10不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型态的线性致动器其快速松脱装置的外部控制元件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将套环的外轮廓设为多边形;将把手的套合部设一配合该套环外轮廓而呈相对多边形的套合孔;该把手以该套合孔套在该套环的外轮廓上。在这样的结构基础上再于套合部建立补强凸肋,以及防止把手脱离套环的卡制凹槽及卡制凸肋。
本发明上述的技术方案使把手以及套环彼此具有绕着该套环轴心方向的旋转定位关系,因此该把手可轻易的、有效的带动该套环转动。
本发明上述的技术方案让使用者可以徒手操作令把手及套环套合,方便、简单、快速。
附图说明
图1:为线性致动器平面图,特别关于一快速松脱把手套合在一快速松脱装置的套环外的先前技术。
图2:为习知快速松脱把手套合于快速松脱装置的套环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线性致动器平面图,特别关于本发明的快速松脱把手套合在一经改良的快速松脱装置的套环外部的技术。
图4:为本发明快速松脱把手与经改良的套环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快速松脱把手与经改良的套环的组合外观图。
图6:为图5中的6-6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为传统滚珠螺杆传动的线性致动器20外观平面图,但是该致动器20的快速松脱装置21具有一个经改良的套环30,以及用来操作该套环30的把手40。该套环30及该把手40构成该快速松脱装置21的外部控制元件。如先前技术所言,该快速松脱装置21大致上是以一约束弹簧束缩锁住致动器的传动件,使传动件及螺帽不发生旋转,该传动件所支撑的工作物便不会下滑;而扩张该弹簧的内径,使传动件不受束锁力量,工作物的重量施加于该传动件及螺帽,将使两者在螺杆上快速的旋转下滑,达到致动器令工作物快速缩回的目的。上述的约束弹簧被设置在第三图所示的套环30中,上述的把手40可套在该套环30外,朝预定方向转动该套环30及把手40可以达到扩张该弹簧内径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011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变压器防盗控制器
- 下一篇:采用离子液体溶解和加工竹麻纤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