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及其膜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56600.3 | 申请日: | 200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8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高松赖信;阿部秀俊;鸟海尚之;柏原督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0/00 | 分类号: | C08F20/00;C08F22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业平;戚秋鹏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 丙烯酸 树脂 组合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及其膜。根据本发明的膜可用 作标记膜或房屋和其他构造的内外部装饰中的受体片的基料、配件、汽车 内外部装饰的饰面材料,等等。
背景技术
在拉伸强度和伸长特性之间形成良好平衡的氯乙烯基树脂在过去被广 泛用作表面装饰膜。然而,近年来广为报道的关于氯乙烯基树脂的环境问 题促进了丙烯酸类树脂替代物的发展。具有优异透明性、光稳定性和抗应 力致白性的丙烯酸类树脂已有所公开(参阅日本专利特开昭10- 101748)。此外,丙烯酸类树脂通常要比其他树脂(例如过去使用的氯乙 烯树脂)具有更好的耐候性。
根据WO 2005/023916 A1所述,当丙烯酸类树脂制成膜后,其通常会 变得硬而易碎,并且无法经受用作装饰板等。因此,本专利申请特公开一 种膜,其包含具有高玻璃化转变点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和具有低玻璃 化转变点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以此赋予柔韧性并降低丙烯酸类树脂 的脆性。对于这些膜,具有高玻璃化转变点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为膜 带来了高拉伸强度,而具有低玻璃化转变点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为膜 带来了低温下的良好伸长特性。因此,可以提供具有高拉伸强度和良好伸 长特性的丙烯酸类树脂膜。
然而,丙烯酸类树脂膜存在的问题包括降低的膜强度和泛黄(取决于 应用或制备方法),例如膜在户外长期使用时或由需要加热的熔体挤出成 形制备时。因此,需要具有改善耐候性和耐热性,并且还具有高拉伸强度 和良好伸长特性的丙烯酸类树脂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构想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及膜以试图解决上述问题, 以使得该膜具有改善的耐热性和耐候性,以及高拉伸强度和良好的伸长特 性。该(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及膜由两种或更多种聚合物构成,具体 而言,由含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和含哌啶基的聚合物构成。羧基 和哌啶基生成酸碱离子键,因而这两种聚合物之间的亲和力得以改善,膜 也表现出良好的韧性。
本文所公开的还有受体片,其具有上述任意一种(甲基)丙烯酸类膜。 受体片可在膜上具有受体层,该受体层由玻璃化转变温度在0到100℃之 间的树脂构成。可任选地,受体片在受体层的背面的膜上具有粘合剂层。 本文所公开的还有标记膜,其具有一种或多种沉积在这些受体片之一上的 着色剂,该一种或多种着色剂形成图像,并且该标记膜还具有在该一种或 多种着色剂之上的保护膜。该保护膜由树脂构成并具有至少60%的透光 度。
本文中还公开了形成图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本文所述的一张 受体片;提供配有一种或多种着色剂的打印机;然后使用打印机在受体片 上进行打印,以便将所述一种或多种着色剂沉积在受体片上以形成图像。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以及其他方面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显而易 见。然而,在任何情况下上述发明内容都不应理解为是对受权利要求书保 护的主题的限制,该主题仅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在专利申请过程中可 以对其进行修正。
附图说明
结合下述附图思考下列具体实施方式和实例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本发 明。这些附图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理解为是对要求保护的主题的限制,该 主题仅受本文所阐述的权利要求书的限定。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示例性标记膜的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
图2为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受体片的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
本文所公开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由含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类 聚合物和含哌啶基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构成。如本文所用,术语“(甲 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上述含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 物包含源于含羧基单体的单元,而获得含羧基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 一种方法是使单烯键式不饱和单体与含羧基的不饱和单体发生共聚。获得 上述含哌啶基的(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一种方法是使单烯键式不饱和单 体与含哌啶基的不饱和单体发生共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66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力偶合器式联轴防滑差速器
- 下一篇:手自一体变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