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固化性转印片、使用该转印片制备光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和光信息记录介质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55840.1 | 申请日: | 200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2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稻宫隆人;小坪秀史;北野秀树;村山贤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G11B7/24 | 分类号: | G11B7/24;G11B7/254;G11B7/257;G11B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固化 性转印片 使用 转印片 制备 信息 记录 介质 方法 | ||
1.一种光固化性转印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性转印片具有由通过加压可变形的光固化性组合物形成的光固化性转印层,
光固化性组合物含有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以上的聚合物和具有光聚合性官能团的反应性稀释剂,并且,光固化性转印层的300mJ/cm2紫外线照射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5℃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中,光固化性组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中,光固化性转印层的紫外线照射前的初始应力为600Pa以下,且变成该初始应力的1/e时的松弛时间为10秒以下,通过进行蠕变恢复测定来获得该初始应力和该松弛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中,对光固化性转印层照射t2时间(秒)紫外线后的、用下述式表示的剩余应力S为500Pa以下,
S=S0×e-t2/t1
其中,S0表示紫外线照射前的光固化性转印层的前述初始应力(Pa),并且t1表示变成该初始应力的1/e时的前述松弛时间(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中,该松弛时间在0.5~8秒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中,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以上的聚合物是丙烯酸类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中,丙烯酸类树脂是含有至少50质量%甲基丙烯酸甲酯重复单元的丙烯酸类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中,丙烯酸类树脂是具有聚合性官能团的丙烯酸类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中,丙烯酸类树脂是如下得到的物质:使甲基丙烯酸甲酯、醇残基为碳原子数2~10个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种、以及(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反应得到的共聚物的缩水甘油基与具有聚合性官能团的羧酸进行反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中,丙烯酸类树脂是如下得到的物质:使甲基丙烯酸甲酯、醇残基为碳原子数2~10个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种、以及具有聚合性官能团的羧酸反应得到的共聚物的羧酸基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进行反应。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中,丙烯酸类树脂是具有羟基的丙烯酸类树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中,丙烯酸类树脂是甲基丙烯酸甲酯、醇残基为碳原子数2~10个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种、以及醇残基为具有羟基的碳原子数为2~4个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的至少一种的共聚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中,光固化性组合物进一步含有二异氰酸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中,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以上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0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中,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以上的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以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中,光固化性组合物进一步含有0.1~10质量%光聚合引发剂。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中,380~420nm波长区域的透光率为70%以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中,380~800nm波长区域的透光率为70%以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中,光固化性转印层的厚度为5~300μm。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中,在光固化性转印层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设有剥离片。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固化性转印片,其中,光固化性转印片为长条状,并且光固化性转印层与剥离片的宽度基本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58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