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胺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55374.7 | 申请日: | 2006-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0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 发明(设计)人: | 坂田范夫;小山田洋;荒卷政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L67/0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樊卫民;郭国清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 组合 | ||
1.一种聚酰胺组合物,其含有聚酰胺(A)、液晶性聚酯(B)以及非 液晶性聚酯(C)而形成,其特征在于,液晶性聚酯(B)的熔点Tmb在210℃ 以上、350℃以下,并且将聚酰胺(A)、液晶性聚酯(B)以及非液晶性聚 酯(C)的总量设定为100质量份时,聚酰胺(A)的质量份Ma、液晶性聚 酯(B)的质量份Mb以及非液晶性聚酯(C)的质量份Mc满足下式:
60≤Ma≤90
2≤Mb≤38
2≤Mc≤Ma×0.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液晶性聚酯 (B)的质量份Mb与非液晶性聚酯(C)的质量份Mc之比满足下式:
1≤Mb/Mc≤7。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非液晶 性聚酯(C)为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 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聚酰胺 (A)是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612、聚酰胺6I、聚酰胺6C、含有 2种以上这些聚合物的单体单元的聚酰胺共聚物或者这些聚合物和/或 所述聚酰胺共聚物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聚酰胺(A) 是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612、聚酰胺6I、聚酰胺6C、含有2 种以上这些聚合物的单体单元的聚酰胺共聚物或者这些聚合物和/或所 述聚酰胺共聚物的混合物。
6.如权利要求1、2、5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 于,聚酰胺(A)的质量份Ma满足下式:
70≤Ma≤88。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聚酰胺(A) 的质量份Ma满足下式:
70≤Ma≤88。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聚酰胺(A) 的质量份Ma满足下式:
70≤Ma≤88。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液晶性聚酯 (B)的质量份Mb满足下式:
5≤Mb≤20。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液晶 性聚酯(B)的质量份Mb满足下式:
5≤Mb≤20。
11.如权利要求1、2、5、7~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 特征在于,非液晶性聚酯(C)的质量份Mc满足下式:
2≤Mc≤10。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非液晶性 聚酯(C)的质量份Mc满足下式:
2≤Mc≤10。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非液晶性 聚酯(C)的质量份Mc满足下式:
2≤Mc≤10。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非液晶性 聚酯(C)的质量份Mc满足下式:
2≤Mc≤10。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非液晶性 聚酯(C)的质量份Mc满足下式:
2≤Mc≤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53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