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用于一键通应用的辅助执行元件的设备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54416.5 | 申请日: | 200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33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格雷戈里·A·敦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辉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用于 一键通 应用 辅助 执行 元件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便携式通信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包括辅助执 行元件(secondary actuator)的便携式通信设备和方法,该辅助执行元件 用于在一键通(push-to-talk,PTT)会话期间触发辅助动作。
背景技术
近年来,诸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移动终端等的便携式通信 设备在持续普及。随着便携式通信设备的普及度持续增长,因为要增强 移动电话及网络以提供语音服务之外的服务,现在的无线技术正快速变 化。无线产业正在经历移动数据服务的快速扩张。持续的技术进步以及 来自便携式通信设备用户的需求驱动了移动数据服务的扩张。因为便携 式通信设备具有用作强大的通信及数据服务工具的能力,所以它们对用 户具有吸引力。
无线技术中的一项进步包括在两个或更多个便携式通信设备之间的 直接无线通信能力。这种直接无线通信通常被称为“边走边谈 (walkie-talkie)”或“一键通”(PTT)通信。PTT通信使得用户能够与 一方或更多方或一个组进行通信,而不必拨打目的地电话号码。一般来 说,PTT系统要求用户在通话时按下并保持住按钮,然后释放该按钮以 切换到接收或收听模式。
发明内容
鉴于前述说明,存在对包括附加移动数据业务的便携式通信设备以 及用于提供附加移动数据业务的应用程序的需要,诸如有助于在一键通 (PTT)会话期间触发一个或更多个辅助动作的便携式通信设备及相关应 用程序。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便携式通信设备,该便携式通信设备包 括:第一一键通(PTT)执行元件;第二PTT执行元件;以及PTT处理 器,其可操作用于与所述第一PTT执行元件和第二PTT执行元件进行通 信。所述PTT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响应于用户操控(actuate)所述第 一PTT执行元件而请求控制PTT通信发言权;以及在具有所述PTT通信 发言权的控制时,响应于用户操控所述第二PTT执行元件而触发要执行 的辅助动作。
根据另一方面,所述辅助动作包括以下步骤:将用户所选择的媒体 内容项传送到参加PTT通信会话的至少一个其它便携式通信设备。
根据另一方面,所述媒体内容包括图像、视频片段、音频片段和/或 数据文件。
根据另一方面,触发辅助动作包括以下步骤:与所述便携式通信设 备上的应用程序进行接口通信(interface),以及请求所述应用程序执行 所期望的动作。
根据另一方面,所述应用程序包括对图像文件、视频文件和/或音频 文件进行共享。
根据另一方面,触发辅助动作包括以下步骤:请求传送IP多媒体子 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消息。
根据另一方面,所述PTT处理器与媒体内容共享应用程序进行接口 通信,以将所选择的媒体内容传送到第二便携式通信设备。
根据另一方面,所述PTT处理器响应于用户释放所述第一PTT执行 元件,释放对所述PTT通信发言权的控制。
根据另一方面,所述第一PTT执行元件位于所述便携式通信设备的 第一侧,而所述第二PTT执行元件位于所述便携式通信设备的第二侧。
根据另一方面,所述便携式通信设备是移动电话。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储存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程序,该程序 适合于在便携式通信设备中使用,其中,当所述程序被加载到所述便携 式通信设备中的存储器内并被执行时,使得所述便携式通信设备执行以 下步骤:激活一键通(PTT)会话;请求控制PTT通信发言权;以及在 具有所述PTT通信会话的控制时,触发要执行的辅助动作。
根据另一方面,所述程序使得所述便携式通信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响应于用户操控主PTT执行元件,请求控制PTT通信发言权。
根据另一方面,所述程序使得所述便携式通信设备执行以下步骤: 响应于用户操控辅助PTT执行元件,触发要执行的辅助动作。
根据另一方面,所述辅助动作是将用户所选择的媒体内容项传送到 至少一个其它便携式通信设备。
根据另一方面,所述媒体内容项包括图像、视频片段、音频片段和/ 或数据文件。
根据另一方面,所述便携式通信设备是移动电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未经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44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