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渔线轮的双齿轮驱动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54250.7 | 申请日: | 2006-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0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 发明(设计)人: | 陶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宁 |
| 主分类号: | A01K89/00 | 分类号: | A01K8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瑾 |
| 地址: | 200083中国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渔线轮 齿轮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具,特别是一种渔线轮的双齿轮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渔线轮为了缩小体积和尽可能快速地放线或收线,现有的渔线轮均采用手摇摇手柄带动小模数的单齿轮驱动机构驱动转塔旋转而实现渔线的收放,同时为了减轻重量,齿轮的受力都比较有限。这种结构用于钓不大的鱼是不成问题的,但对大鱼施钓时,有时会不自觉地通过摇手柄施用大力气,这样齿轮上的齿尖将承受非常大的作用力,有时可能造成齿轮上的齿尖的重大磨损甚至断裂,这种情况钓鱼者是不愿发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渔线轮的双齿轮驱动机构,它应能在不增加渔线轮的体积并保持收线和放线速率的前提下提高渔线轮转塔的驱动轴的总体的承受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渔线轮的双齿轮驱动机构,包括一腔体,在该腔体中纵向地设有一转塔的驱动轴,该驱动轴的外周面具有主齿轮,在腔体内横向地设有一大齿轴,该大齿轴的一端固定第一大齿轮,在该大齿轴上的外螺纹处连接一摇手柄,所述的第一大齿轮圆周的内侧齿与所述的主齿轮相啮合,所述的驱动轴的另一侧平行地设有一过桥小齿轮,该过桥小齿轮与所述的主齿轮相啮合,所述的大齿轴的另一端固定第二大齿轮,该第二大齿轮圆周的内侧齿与所述的过桥小齿轮相啮合。
所述腔体内的前壁有一通孔和第一孔座,所述的腔体内的后壁有一与第一孔座相对应的第二孔座,所述的驱动轴有一轴向通孔供穿设一往复轴,该往复轴可沿所述的轴向通孔往复运动,所述的过桥小齿轮亦有一轴向通孔供一具有双向螺旋槽的凸轮轴的前端穿设并固定在一起,还有一滑块,该滑块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的滑块通过第一通孔套设在所述的凸轮轴上,所述的第二通孔用于固定所述的往复轴的后端,所述的第一孔座和第二孔座供所述的凸轮轴安装,所述的通孔供所述的驱动轴安装。
至少有一个大齿轮与所述的大齿轴的固定是采用可拆卸的固定机构而固定的。
所述的大齿轮与大齿轴的可拆卸的固定机构由所述的大齿轴上的销孔及其依次相互嵌套的销、碟形卡环、弹性圈和所述的齿轮内侧具有碟形空腔的凸台构成。
所述的大齿轮与大齿轴采用花键联接。
所述的通孔、第一孔座和第二孔座套设有轴承。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通过一过桥小齿轮实现了对转塔驱动轴的双齿轮驱动,在保持原齿轮的强度的情况下,转塔驱动轴的提升能力提高了近一倍;
2、本发明采用小模数齿轮系统,不增加体积可得到高比速的渔线轮;
3、本发明的过桥小齿轮可以驱动凸轮轴带动往复轴使线壳作往复运动;
4、本发明的大齿轴与大齿轮的连接采用卡环和弹性圈,不要求各元器件加工精度高,有利于各元器件之间的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渔线轮的双齿轮驱动机构的主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渔线轮的双齿轮驱动机构实施例1的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左视及其剖切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3的BB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2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中
1—主壳;1a—通孔;1b—第一孔座;1c—第二孔座;
2—侧盖;
3—驱动轴;3a—主齿轮;3b—转向;
4—过桥小齿轮;4a—轮齿;4b—转向;4c—切口;
5—大齿轴;5a—右销孔;5b—左销孔;5c—外螺纹;
6—销;7—碟形卡环;7a—销槽;7b—外廓面;
8—弹性圈;8a—碟形腔;8b—外廓面;
9—第一大齿轮;9a—左内侧齿;9b—凸台;9c—碟形空腔;
10—第二大齿轮;10a—右内侧齿;
11—摇手柄;11a—转向;
12—凸轮轴;12a—后端;12b—前端;12c—切口;12d—双向螺旋槽;
13—滑块;13a—第一通孔;13b—第二通孔;13c—螺纹孔;13d—销孔;
14—滑块销;14a—叉齿;
15—盖板;
16—螺钉;
17—往复轴;17a—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宁,未经陶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42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肉制品品质改良剂
- 下一篇:两轴平衡环架的扰动补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