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移动的、减轻质量的并且侧向引导的被动单元的线性驱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53910.X | 申请日: | 2006-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1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埃克哈德·文多夫;埃伯哈德·迈斯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纳驱动及机电有限商业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41/03 | 分类号: | H02K41/03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车 文;安 翔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移动 减轻 质量 并且 侧向 引导 被动 单元 线性 驱动 装置 | ||
1.线性驱动装置,具有:
·固定放置的主动单元(1),所述主动单元(1)具有:线圈体(2),用以产生可控制的磁通;和主动运行面(5),所述主动运行面(5)具有被所述磁通穿过的齿节;
·固定放置的磁轭件(11);
·被动单元,所述被动单元以齿板(10)的形式构成并且可移动地支承在所述主动运行面(5)与所述磁轭件(11)之间,并且所述被动单元以与所述主动运行面(5)的所述齿节和所述齿节的排布相应的方式包含交替布置的传导磁的齿(13)和不传导磁的齿槽,其中,所述齿板(10)具有0.4mm到5mm的厚度或所述齿板(10)的各个齿厚度基本等于所述齿(13)的宽度并且由此所述齿板(10)的厚度也基本等于所述齿(13)的宽度;以及
·支承单元(15),所述支承单元(15)允许所述主动单元与所述被动单元之间的相对运动;
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侧向引导板(30)被安装在所述齿板(10)上,所述侧向引导板(30)相对于所述齿板(10)的平面成角度地延伸到引导缝隙(31)内并且在那里被引导,其中,所述引导缝隙(31)分布在所述磁轭件(11)内或分布在所述主动单元(1)内,所述侧向引导板基本垂直于所述齿板(10)地分布,并且所述侧向引导板(30)的引导装置通过在所述引导缝隙(31)内构成的辅助空气支承来形成,所述侧向引导板(30)承载在运动方向上延伸的量具(32),为了确定所述被动单元的位置,由布置在所述磁轭件(11)上的传感器对所述量具(32)进行探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板(10)包含不传导磁的承载板(20),所述承载板(20)具有大量相同间距的、平行分布的凹口,所述传导磁的齿(13)被引入到所述凹口中;并且所述齿板(10)的各个齿厚度基本等于所述齿(13)的宽度并且由此所述齿板(10)的厚度也基本等于所述齿(13)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空气支承形成用于所述齿板(10)的所述支承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板(10)和/或所述侧向引导板(30)具有固定部(33),所述固定部(33)凸出于被所述磁轭件(11)占据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部(33)上固定承载单元(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载单元(35)上安装致动器或者微型马达(36),所述致动器或者微型马达(36)使得工具(37)围绕旋转轴线转动成为可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固定放置的第二主动单元形成所述磁轭件,所述固定放置的第二主动单元具有第二主动运行面,所述第二主动运行面具有被磁通穿过的齿节,以及具有用于产生可控制的磁通的线圈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0)和所述侧向引导板(30)由不传导磁的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引导板(30)基本在所述齿板(10)的整个长度上、在运动方向上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引导板(30)在两个对置的齿板(10)之间延伸,其中,所述对置的齿板被分别分配给两个对置的主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纳驱动及机电有限商业两合公司,未经伊纳驱动及机电有限商业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391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