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弹性隔膜的阀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53834.2 | 申请日: | 2006-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5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 发明(设计)人: | A·楚尔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格伦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31/126 | 分类号: | F16K31/126;F16K7/17;F16K11/04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群峰;何自刚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弹性 隔膜 | ||
相关申请
本申请与同一日提交的申请“A rocker type diaphragm valve”和 “A one piece double membrane diaphragm”相关,在此将其以参见的 方式引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领域,且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隔膜阀。
背景技术
提升阀可以叠置在一起形成控制系统。提升阀的宽度一般公知为 层宽。减小层宽可允许更多的阀放置在同一间隔量中。一些阀,例如 5/2单稳阀,要求阀在没有启动力的时候返回默认位置。用于阀的返 回力通常由弹簧提供。弹簧占据空间。
因此需要一种具有默认位置而不需要分离式弹簧的隔膜提升阀。
发明内容
公开了一种隔膜,该隔膜的形状能够在装配期间弹性加载所述隔 膜来为所述隔膜提供默认位置。所述隔膜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隔膜 在装配期间被弹性加载以提供使所述隔膜返回默认位置的力。
此外,公开一种用于弹性加载隔膜阀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下隔 膜膜片安装到心轴的第一端上及将心轴插入阀体中的中央开口中。该 方法还包括将上隔膜膜片以与所述下隔膜膜片隔开的关系安装到所 述心轴的第二端上,其中,所述上隔膜膜片是碗形的并且由弹性材料 制成。该方法还包括将顶板连接到所述阀体的顶侧,在所述顶板和所 述阀体的顶侧之间捕获所述上隔膜膜片的边缘,从而由所述上隔膜膜 片的材料和形状产生弹力以使所述上隔膜膜片弹性加载到默认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代表性现有技术隔膜阀100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实施例中的隔膜阀200的等轴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实施例中的阀体306的等轴截面图。
图4a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实施例中的上隔膜膜片412的顶视图。
图4b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实施例中的上隔膜膜片412的截面图 AA。
具体实施方式
图2-4和以下说明描述了具体示例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 现和利用本发明的最佳方式。为了教导发明原理的目的,一些传统方 面已被简化或省略。本领域技术人员从这些落入本发明范围内的示例 可以想到变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下文描述的特征可按各种方 式组合以形成本发明的多种变型。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下文描述的具 体示例,而仅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制。
图1是代表性3/2功能隔膜阀100的剖视图。隔膜阀100包括顶 板102、底板104、阀体106、顶部隔膜片108、底部隔膜片110、顶 部扣环112、底部扣环114、隔离物116、中央阀芯126、上密封面 120、下密封面118、进口122和排出口124。隔膜组件包括顶部隔膜 盘108、底部隔膜盘110、顶部扣环112、底部扣环114、隔离物116 和中央阀芯126。隔膜组件中的部件本身是大体圆形的并且关于中心 线AA对称。顶板102连接到阀体106,在顶板102和阀体106之间 的间隙中捕获顶部隔膜盘108。底板104连接到阀体106,在底板104 和阀体106之间的间隙中捕获底部隔膜盘110。上下密封面本身是大 体圆形的,每个密封面形成于平面中。所述密封面也可以称作阀座。 包含所述两个密封面的两个平面彼此大体平行。
阀100显示处在关闭或闭合位置,顶部隔膜盘108接触上密封面 120,底部隔膜盘110和下密封面118之间具有间隙。底部隔膜盘110 和下密封面之间的所述间隙在高度上是一致的。在闭合位置,来自出 口(未示出)的流体流过底部隔膜盘110和下密封面118之间的间隙 并且通过排出口124流出(如箭头E所示)。在接通位置,隔膜组件 的中心部分向上移位,使得底部隔膜盘110接触下密封面118,在顶 部隔膜盘108和上密封面120之间形成间隙。顶部隔膜盘108和下密 封面之间的所述间隙在高度上是一致的。在接通位置,流体从进口 122通过顶部隔膜盘108和上密封面120之间的间隙流入出口(未示 出)。当隔膜组件的中心部分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位时,所 述两个隔膜盘弯曲或者变形。所述两个隔膜盘的变形大体上具有径向 对称性。该径向对称性形成在所述两个隔膜盘内的偏转恒定的同心 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格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诺格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3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