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被覆导电体的标记油墨有效
申请号: | 200680053804.1 | 申请日: | 200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0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镰田毅;铃木成治;杉村惠吾;八木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D11/00 | 分类号: | C09D11/00;C09D1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季壮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被覆 导电 标记 油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被覆导电体的标记油墨用以鉴定其种类和产品日 期。
相关现有技术
被覆导电体具有宽泛的各种导体种类,例如数量、尺寸和材料, 和覆盖层种类,这取决于其应用。在覆盖层的表面上提供线或点的标 记,以分类或组织被覆导体或区分在导体内待传输的一种信号。
用标记之间的空间、沿着被覆导体的纵向其长度和其颜色或其结 合来区分标记。
在常规的方法中,使用辊类打印机,用于通过使辊与覆盖层接触, 标记导电体的覆盖层。然而希望快速且鲜明的标记方法。
WO2004/061871A1公开了与常规方法相比,采用喷墨打印机标记 被覆导电体和实现快速且鲜明的性能。
然而,喷墨打印机不可能利用辊类打印机所使用的常规油墨,结 果希望用于喷墨打印机的新型标记油墨。
发明公开
在采用当燃烧时不产生二氧芑的生态材料或不含卤素的材料,例 如聚烯烃、聚丙烯和聚乙烯形成的覆盖层上印刷用于被覆导电体的标 记油墨。希望用油墨标记的被覆导体用于机动车的电气配线。
机动车的电气配线的被覆导体要求不仅标记性能,例如良好的生 产率、快干性、良好的铺展性(这是一般的被覆导体所要求的),而且 要求印刷部分高的粘合性和高的耐磨性。由于当组装和排列电气配线 时,一捆被覆导体的相邻的覆盖层彼此擦拭并因此与其他部件的摩擦, 因此要求耐磨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电气配线所使用的用于被覆导电体的标记油 墨。该标记油墨对采用聚烯烃、聚丙烯和聚乙烯形成的覆盖层具有高 的粘合性、高的耐磨性、良好的生产率、快干性和适中的铺展性。
用于被覆导电体的标记油墨含有分子量为10,500-93,000的丙 烯酸酯树脂。
优选地,丙烯酸酯树脂的分子量为30,000-40,000。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用于被覆导电体的标记油墨含有丙烯酸酯树脂、溶剂和着色材料。
就溶解度、挥发性和处理性来说,酮,例如丙酮和甲乙酮是适合 于丙烯酸酯树脂的溶剂。酮可含有挥发性溶剂,例如甲醇和乙醇。
着色材料含有颜料、染料或在喷墨油墨中常用的它们的中间体材 料。根据在具有喷墨油墨的导电体的覆盖层上得到鲜明标记的条件来 决定标记油墨中的着色材料的含量。
需要颜料均匀地分散在丙烯酸酯树脂的溶剂内且没有堵塞喷嘴。 染料含有黄色、红色、蓝色和黑色组分。黄色组分是油黄129(C.I.溶 剂黄29)和油黄3G(C.I.溶剂黄16)。红色组分是油红513(C.I.溶剂红 27)和油红RR(C.I.溶剂红24)。蓝色组分是油蓝2N(C.I.溶剂蓝35) 和快蓝1605(C.I.溶剂蓝38)。黑色组分是油黑HBB(C.I.溶剂黑8) 和油黑BS(C.I.溶剂黑7)。这些染料获自于O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 Ltd.或其他制造者。
当覆盖层的颜色是深色时,使用颜料,或在颜料与染料之间的中 间体材料。当其颜色是白色或浅色时,使用染料。
本发明的标记油墨含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丙烯酸甲酯(及其 改性物)作为丙烯酸酯树脂,或者可含有至少两种丙烯酸酯树脂。
标记油墨中的丙烯酸酯树脂可含有树胶作为柔软剂,以提高标记 的韧度。含有树胶的丙烯酸酯树脂获自于Asahi Kasei Corporation。
本发明的丙烯酸酯树脂采用GPC方法测量的平均分子量为10,500 -93,000。以下所述的分子量表示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小于10,500 的丙烯酸酯树脂的耐磨性较低和耐久性差。分子量大于93,000的丙烯 酸酯树脂对聚烯烃覆盖层具有较低的粘合性和差的耐久性。分子量范 围优选为30,000-40,000。
标记油墨可含有分散剂以改进颜料和类似物的分散性,并含有粘 度改性剂以调节粘度。
搅拌标记油墨用原料并混合均化,和溶剂化并分散。然后调节粘 度,采用直径为0.03-0.1mm的喷墨喷嘴,喷射10-100nL的液滴。 所调节的粘度为0.1-2mPa·s和优选为0.5-1.4mPa·s。根据提供充 足的可视性的用量来决定着色材料的含量。
热喷墨方法、压电方法或其他通用方法可用于本发明的喷墨方法 中。在喷嘴和印刷表面之间的距离取决于所使用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38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