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至少一种待脱氢烃连续非均相催化部分脱氢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53088.7 | 申请日: | 2006-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9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 发明(设计)人: | C·黑希勒;W·吕佩尔;G-P·申德勒;C·克兰尔;H-J·巴斯勒;M·迪特勒;K-H·克拉佩尔特;K·J·米勒-恩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5/32 | 分类号: | C07C5/32;C07C5/333;B01J19/02;C22C38/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金辉;李小梅 |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至少 一种 脱氢 连续 均相 催化 部分 方法 | ||
1.一种将至少一种待脱氢烃在气相中连续非均相催化部分脱氢的 方法,该方法包括这样的工序,在该工序中,反应腔室由壳体所围绕,该 壳体与该反应腔室接触且具有至少一个将至少一种起始气体料流供入反应 腔室内的第一孔及至少一个将至少一种产物气体料流从反应腔室中抽出的 第二孔:
-连续供入至少一种包含至少一种待脱氢烃的起始气体料流;
-在所述反应腔室中,使所述至少一种待脱氢烃通过至少一个置于该 反应腔室中的催化剂床,并以氧化或非氧化方式部分脱氢为至少一种脱氢 烃,其中产生包含该至少一种脱氢烃、未转化的待脱氢烃及分子氢和/或蒸 汽的产物气体,以及
-将至少一种产物气体料流从反应腔室中连续抽出,
其中:
该壳体在其接触该反应腔室的一侧的表面至少部分地由具有如下元素 组成的S钢制造,制造的层厚度d至少为1mm:
18至30重量%的Cr;
9至36重量%的Ni;
1至3重量%的Si;
0.1至0.3重量%的N;
≥0至0.15重量%的C;
≥0至4重量%的Mn;
≥0至4重量%的Al;
≥0至0.05重量%的P;
≥0至0.05重量%的S;
≥0至0.1重量%的一种或多种稀土金属;以及
除上述元素之外,还含有Fe及生产中所产生的杂质,
各百分比均基于总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S钢具有以下元素组成:
20至25重量%的Cr;
9至20重量%的Ni;
1.4至2.5重量%的Si;
0.1至0.3重量%的N;
0.03至0.15重量%的C;
≥0至3重量%的Mn;
≥0至4重量%的Al;
≥0至0.05重量%的P;
≥0至0.05重量%的S;
≥0至0.1重量%的一种或多种稀土金属;以及
除此之外,具有Fe及生产中所产生的杂质,
各百分比均基于总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S钢具有以下元素组成:
20至22重量%的Cr;
10至12重量%的Ni;
1.4至2.5重量%的Si;
0.12至0.2重量%的N;
0.05至0.12重量%的C;
≥0至1重量%的Mn;
≥0至2重量%的Al;
≥0至0.045重量%的P;
≥0至0.015重量%的S;
≥0.03至0.08重量%的Ce或Ce与一种或多种稀土金属;以及
除此之外,具有Fe及生产中所产生的杂质,
各百分比均基于总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待脱氢烃为C2-C16烷 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待脱氢烃为至少一种 选自包含以下组分的组中的烃:
乙烷、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 烷、正壬烷、正癸烷、正十一烷、正十二烷、正十三烷、正十四烷、正十 五烷及正十六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待脱氢烃为乙烷、丙 烷、正丁烷和/或异丁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待脱氢烃为丙烷且所 述脱氢烃为丙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起始气体料流包含蒸 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30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