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卷绕的多层管式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52385.X | 申请日: | 2006-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9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 发明(设计)人: | O·P·诺卡里纳;H·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瓦塔格林纳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5/00 | 分类号: | F28D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佳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卷绕 多层 热交换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是2004年11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系列No.10/993,708的部 分继续,本文援引其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用于热交换器中的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许多化学、电子和机械系统中,热能从一个部位传递到另一部位,或从 一种流体传递到另一种流体。热交换器允许热量从一种流体(液体或气体)传递 到另一种流体。传统上,传热的原因如下:
1)用较热的流体来加热冷却器的流体;
2)使用冷却器的流体来降低热流体的温度;
3)使用较热的流体来沸腾液体;
4)用冷却器流体来冷凝气体;或
5)沸腾液体,同时冷凝气态下的较热流体。
不管热交换器履行何种功能,为了传热,热接触的流体必须处于不同温度, 根据热力学第二原理,使热量从较热的流体流到较冷的流体中。
传统上,对于圆管翅片式热交换器,两种流体之间没有直接接触。热量从 流体传递到隔绝两个流体的材料,然后传递到较冷的流体。
热交换器的某些更加普通的应用可见于加热、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系统 (HVACR)、电子设备、内燃机上散热器、锅炉、冷凝器,以及流体系统中的预 加热器或冷却器。
所有的空调和制冷系统包含至少两个热交换器——通常是蒸发器和冷凝 器。在各种情形中,制冷剂流入热交换器内并参与传热过程,或获得热量或将 热量释放到所使用的介质。通常地,冷却介质是空气或水。
通过将制冷剂蒸气冷凝成液体、将其相变热(潜热)传递到空气或水中,冷凝 器由此完成传热。在蒸发器中,液体制冷剂流入热交换器。当制冷剂蒸发变为 蒸气并从管子另一侧上流过的较热流体中吸取相变所需的热量时,热流就反过 来。
管式热交换器包括汽车热交换器环境中使用的那些热交换器,诸如散热器、 加热器盘管、空气冷却器、中间冷却器、蒸发器以及空调用冷凝器。例如,热 流体在内部流过管子或管道,而较冷的流体(诸如空气)流过管子外表面。热能 从热的内部流体通过传导传递到管子的外表面。然后,当流体围绕管子外表面 流过时,该能量传递到外部流体和被外部流体吸收,因此,使内部流体得到冷 却。在此实例中,管子外表面用作热量传递的表面。
传统上,纵向或径向翅片可相对于管子外表面定位,使外部流动流体形成 紊流,增加传热表面的面积,因此提高传热量。然而,一个缺点在于,翅片会 增加材料和制造成本、增加体积、操作、维护和总体复杂性。此外,它们还占 据空间,因此会减少可配装在给定横截面内的管子数量。还有,翅片积尘和脏 物并会变得阻塞,由此会降低其效率。
密集构造的翅片会挤压外部流体的流动。则会增大横贯热交换器表面的外 部流体压降,由于需要更多的泵送功率,可能增加热交换器的成本。一般来说, 与泵送相关的费用是压降的函数。
已知有鳍片减少的热交换器。例如,参见U.S.P.N.5,472,0417(第3栏,第 2-24行)。然而,在传统上,它们由具有相对大外径的管子制成。管子常常与 钢丝连接,例如,在许多家用制冷器的背面可见盘钢丝。
在预先文档调研过程中,涉及的美国参考文献如下:US2004/0050540 A1; US2004/0028940A1;5,472,047;3,326,282;3,249,154;3,144,081;3,111,168; 2,998,228;2,828,723;2,749,600;以及1,942,676。
在预先文档调研过程中,涉及的国外参考文献如下:GB607,717; GB644,651;以及GB656,519。
发明内容
相对于背景技术,要求提供横贯于管层和内部热交换流体在其中通过的一 层管之间的外部热交换流体流动的均匀性,由此,避免热交换过程效率降低的 停滞区域。
此外,要求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可相对便宜地和有效地进行制造,制造 过程中无需不合适的复杂性。
因此,本发明包括热交换器,其在管内流动的内部热交换流体和与内部热 交换流体热连通的外部热交换流体之间传递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瓦塔格林纳达有限公司,未经鲁瓦塔格林纳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23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面接触管幕结构
- 下一篇:一种井径测井仪的弹簧盒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