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纳米颗粒的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52062.0 | 申请日: | 2006-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6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J·C·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邦三井氟化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3/22 | 分类号: | C08K3/22;C08K9/02;C08J3/2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庞立志;范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纳米 颗粒 熔融 加工 聚合物 | ||
1.一种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与平均粒度等于或小于1μm的无机 细颗粒的组合物,所述无机细颗粒分散在所述氟聚合物中,所述组合 物是通过熔融混合所述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与聚集的所述无机细颗 粒制取的,所述聚集的无机细颗粒是这样获得的,
(a)干燥无机细颗粒与无机盐的混合溶液从而获得固态材料,其中 该无机盐为水溶性盐,
(b)利用溶剂从该固态材料中移出无机盐,以及
(c)干燥所述固态材料从而获得所述聚集无机细颗粒,
2个所述干燥步骤都是在低于无机细颗粒间发生表面熔结的温度 实施的,因此所述聚集体是无机细颗粒的相互内聚力的结果。
2.权利要求1的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与平均粒度等于或小于1 μm的无机细颗粒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集无机细颗粒的粒度介于50 μm~400μm的范围。
3.权利要求1的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与平均粒度等于或小于1 μm的无机细颗粒的组合物,其中聚集无机细颗粒的垮塌强度等于或 小于1.5MPa。
4.权利要求1的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与平均粒度等于或小于1 μm的无机细颗粒的组合物,其中无机细颗粒的平均一次颗粒粒度等 于或小于1μm。
5.权利要求1的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与平均粒度等于或小于1 μm的无机细颗粒的组合物,其中聚集无机细颗粒的压缩载荷等于或 小于40mN。
6.权利要求1的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与平均粒度等于或小于1 μm的无机细颗粒的组合物,其中等于或大于80%的分散在聚合物中 的无机细颗粒的粒度等于或小于600nm。
7.权利要求1的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与平均粒度等于或小于1 μm的无机细颗粒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无机细颗粒是选自二氧化 硅、二氧化钛、氧化铝,以及氧化锌与五氧化二锑的复合氧化物中的 至少之一。
8.权利要求1的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与平均粒度等于或小于1 μm的无机细颗粒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无机盐是选自氢卤酸、磷 酸、硫酸、硝酸和钼酸的铵盐、碱土金属盐和碱金属盐中的至少一种。
9.权利要求8的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与平均粒度等于或小于1 μm的无机细颗粒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无机盐是选自溴化钾、氯 化钾、钼酸铵、磷酸二氢钠、氯化钙和溴化铵中的至少之一。
10.权利要求1的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与平均粒度等于或小于1 μm的无机细颗粒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干燥是在这样的干燥温度 实施的,使得所指出的干燥温度(To)与无机细颗粒的熔点(Tm)之比 (To/Tm)等于或小于0.23,所述温度以K为单位。
11.权利要求1的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与平均粒度等于或小于1 μm的无机细颗粒的组合物,其中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是选自下列的 单体的聚合物或这些单体与乙烯或丙烯的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四氟 乙烯、六氟丙烯、三氟氯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偏二氟乙烯以 及氟乙烯。
12.权利要求1的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与平均粒度等于或小于1 μm的无机细颗粒的组合物,其中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是选自下列的 单体的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四氟乙烯、六氟丙烯、三氟氯乙烯、全 氟(烷基乙烯基醚)、偏二氟乙烯以及氟乙烯。
13.权利要求1的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与平均粒度等于或小于1 μm的无机细颗粒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组合 物的MFR是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自身的MFR的至少50%。
14.权利要求1的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与平均粒度等于或小于1 μm的无机细颗粒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组合 物的伸长率是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的伸长率的至少50%。
15.权利要求1的可熔融加工氟聚合物与平均粒度等于或小于1 μm的无机细颗粒的组合物的模塑制品。
16.权利要求15的模塑制品,其中所述制品选自管材、棒料、纤 维、片材、填料、托盘、罐、以及管子、管子和容器的衬里,保护罩, 和电线绝缘材料和电缆外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邦三井氟化物有限公司,未经杜邦三井氟化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20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翻盖式蹲便器
- 下一篇:新型垃圾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