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型和耗尽型AlGaN/GaN HFET的单片集成无效
申请号: | 200680051990.5 | 申请日: | 200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5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敬;蔡勇;刘纪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6 | 分类号: | H01L29/78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柯广华;王忠忠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耗尽 algan gan hfet 单片 集成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5年11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 60/740256以及2005年12月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0/748339 的优先权,通过引用将这两者结合于此。
发明背景和概述
本申请涉及用于增强和耗尽型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HFET”)的 单片集成的方法,具体来说,涉及采用这种单片集成制作氮化铝镓/ 氮化镓(“AlGaN/GaN”)HFET。
例如结合AlGaN/GaN的那些的III族氮化物(“III-N”)化合物半 导体拥有具有宽带隙、高击穿场以及大导热率的优点,它们可为异质 结构场效应晶体管的设计以及利用HFET的应用带来显著益处。由于 它们的高功率处理能力,AlGaN/GaN HFET可用于射频/微波功率放大 器和大功率开关。但是,采用AlGaN/GaN HFET的大多数功率放大器 和开关主要包含耗尽型(“D型”)HFET作为构件块。由于D型HFET 是门限电压(Vth)为负值的晶体管,所以D型HFET需要正和负电压偏 置以导通和截止。如果增强型(“E型”)HFET可能变为可用,则对于 电路应用仅需要正电压电源,从而简化电路和降低成本。
此外,由于基于GaN的半导体材料的宽带隙,AlGaN/GaN HFET 能够高温工作(可能高达600℃),因而适用于高温集成电路,例如航空 和汽车应用中所需的集成电路。此外,对于基于HFET的逻辑电路, 直接耦合场效应晶体管逻辑(“DCFL”)以最简单的配置为特色。在 DCFL中,E型HFET用作驱动器,而D型HFET则用作负载。
注意,在零栅极偏置时,D型HFET能够传导电流并称作“常通”, 而对于E型HFET,晶体管不传导电流并称作“常断”。
图1说明采用薄AlGaN势垒层12、未掺杂GaN层18以及例如可 由蓝宝石、硅或碳化硅制作的衬底层20的E型HFET 10。借助于栅 极金属16与AlGaN势垒之间的肖特基势垒14,只要AlGaN势垒足 够薄,源极22与漏极24之间的沟道就能够在零栅极偏置时被夹断。 但是,以这种方式制作的E型HFET具有不良的性能特性,例如低跨 导、大导通电阻以及高拐点电压。这是由高接入电阻引起的。如图1 所示,由于薄AlGaN势垒,栅极与源极之间的接入区域还具有极低的 载流子密度。因此,接入区域也是E型的,它需要正偏置以导通。为 了产生具有低接入电阻的E型HFET,需要“自对准”制作工艺,其 中只有径直地在栅电极下方的沟道区域才是E型的。注意,不是自对 准的栅极需要交迭,这增加器件尺寸和杂散电容。
在E型AlGaN/GaN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制作方面 已有若干尝试。注意,术语“HEMT”和“HFET”是同义的。两者都 是包含具有不同带隙的两种材料之间的结、如异质结构作为沟道的场 效应晶体管。这种异质结构的作用是建立其中费米能量高于导带的极 薄层,从而为沟道提供极低的电阻,例如“高电子迁移率”。如同其 它所有类型的FET一样,施加到栅极上的电压改变薄层的导电率。
利用薄AlGaN势垒(10nm),Khan等人制作了具有23mS/mm的 峰值跨导的E型HEMT。
Hu等人的“具有选择性生长的PN结栅极的增强型AlGaN/GaN HFET”(2000年4月,IEE Electronics Letters,Vol.36,No.8,第753-754 页)报导了制作AlGaN/GaN系统中的E型HFET的另一个尝试,通过 引用将它完整地结合于此。在这个文献中,采用选择性生长的P/N结 栅极。选择性生长的P型层能够提高沟道的电势,因而在零栅极偏置 时耗尽来自沟道的载流子。但是,这种方法不是自对准的,并且仍然 没有解决大接入电阻的问题。
Moon等人报导了制作AlGaN/GaN系统中的E型HFET的另一种 尝试,他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反应离子蚀刻(“ICP-RIE”)来进行栅 极凹槽蚀刻。参见Jeong S.Moon等人的“亚微米增强型AlGaN/GaN HEMT”(2002年6月,Digest of 60th Device Research Conference,第 23-24页),通过引用将其完整地结合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科技大学,未经香港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19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入式系统测试方法
- 下一篇:液晶分厘表数据采集电路及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