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示仪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51936.0 | 申请日: | 2006-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6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贵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D11/28 | 分类号: | G01D11/28;G01D7/00;G01D13/22;B60K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激扬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指示 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载于车辆等的指示仪器,涉及下述类型的指示仪器,在由指针和显示板形成的指针式表示部的中间,为了进行电子式的显示面板的信息显示,指针在显示面板的后方迂回,延伸到显示板的前方。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指示仪器,人们知道有比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类型。该指示仪器包括由液晶面板形成的显示面板;指标部沿该显示面板的外周设置的显示板;指示指标部的指针;用于驱动该指针的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背后的驱动源(旋转内机);安装该驱动源,并且以与显示面板按照规定间距间隔开的方式设置的电路基板;设置于该电路前板的前方,对显示板和显示面板进行照明的光源。指针的旋转基部与驱动源的驱动轴连接,在显示面板的后方迂回,自由端侧按照延伸到显示板的前方的方式弯曲。由于可进行像这样弯曲的指针的动作,故显示面板和电路基板之间的间隔按照可允许指针的动作的尺寸设定。另外,形成下述的结构,其中,位于电路基板上的光源以上述间隔而间隔开,与显示板、显示面板面对,通过光源的点亮,对显示板、显示面板进行照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4508号文献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不过是下述的结构,在该结构中,隔开允许指针的动作的间隔,使光源与显示板和显示面板面对,故具有难以对从光源延伸到作为照明对象的显示板、显示面板的光路进行控制,容易导致照明效率的降低的问题。另外,还具有无法应对比如采用不同的颜色的光源,以不同的颜色对显示板和显示面板进行照明的场合的问题。
本发明着眼于该方面而提出,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示仪器,其可提高照明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一种指示仪器,其包括显示面板;显示板,其中,指标部沿该显示面板的外周而设置;指示上述指标部的指针;驱动该指针的驱动源;至少对上述显示板进行照明的光源,上述指针在上述显示面板的后方迂回,延伸到上述显示板的前方,其特征在于设置将上述显示面板和上述显示板与上述光源连接的框架,在该框架上设置将上述光源的光导向上述显示板的照明室。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框架在上述指针的非移动区域,与规定的刚性体连接。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安装上述光源的光源基板,经由上述光源基板,上述光源与上述框架形成一体。
还有,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光源由不但对显示板,而且对上述显示面板进行照射的光源,或分别对上述显示板与上述显示面板进行照射的光源构成,上述照明室划分为对上述显示板进行照明的照明室和对上述显示面板进行照明的照明室。
按照本发明,能够提供可提高照明效率的指示仪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指示仪表的主视图;
图2为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表示显示组件和外壳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为沿图1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采用本发明的指示仪表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图1~图4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图1为指示仪表的主视图,图2为沿图1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3为表示显示组件和外壳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4为沿图1中的B-B线的剖视图。
本实施形态的指示仪表由比如,装载于汽车的仪表板上的组合仪表构成,像图1所示的那样,按照横一列的方式排列有表示不同种类的测量值的3个指针式表示部,整体的外形形状基本呈半圆柱体形。另外,在图1中,仅仅具体示出位于中间处的指针式表示部PD1,位于两翼的指针式表示部PD2,3由点划线表示。
在各指针式表示部PD1~PD3中,仅仅所表示的内容(测量值的种类等)不同,其机械的结构基本部分一致,以指针式表示部PD1为代表,像图2所示的那样,由指针1和显示组件U(一起在后面具体描述)构成。
在该指针1和显示组件U的前方,设置遮挡部件(折回部件或面罩(mask)部件)2,该遮挡部件2由比如,挡光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比如,黑色)构成,形成使指针式表示部PD1~PD3的所需部露出,将不需要部隐蔽的开口。
在遮挡部件2的前方,设置由比如,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材料(比如,无色透明)构成的前罩3,防止灰尘等的进入。
另一方面,外壳(刚性体)4、电路基板5、后罩6分别位于显示组件U的后方(背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机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1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