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数据分组的分组封装和重定向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680051160.2 | 申请日: | 2006-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1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 发明(设计)人: | F·特林佩尔;A·埃尔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特尔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56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英 |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数据 分组 封装 定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文所述主题涉及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数据 分组(packet)路由穿过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数据通常以分组的形式从一个通信节点经过网络 发送到另一个通信节点。这些分组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报头(header)以及一 个有效载荷(payload),该有效载荷是要由通信节点发送、接收并使用的实 际有用数据。
保持多个网络节点和主机之间的完整性变得异常重要。报头信息帮助 将数据分组经过各种网络节点从源路由到目的地。有效载荷是从源节点传 输到目的节点的实际信息内容。当其中一个网络节点的安全性受到损害时, 这一安全缺口可能通过例如分发病毒而危害其它客户机或主机。
网络路由器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拒绝到通信节点的网络访问。这种控制 允许远程管理命令位于网络节点或主机上的网络适配器立即停止所有网络 活动。但是,这一控制可能具有严重后果,导致必须关闭网络节点或主机。 考虑例如银行运营中的交易。如果通信节点或主机要被关闭,可能导致个 人金融业务或企业金融业务的严重后果。
存在各种技术允许通信网络节点和通信网络保持通信。一些技术依赖 于网络软件栈模块。类似地,“bump-in-the-wire”作为网络控制器内的内 嵌应用运行。这些技术都有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分组帧的布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4是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的方框图。工作站50和 55表示通信网络节点或主机。所示出的工作站50和55通过路由器40耦 合到网络20。可以通过同样连到网络20的网络安全站30向网络20和通 信系统10提供安全策略。工作站50和55每个分别包括网络适配器(NA)51 和56。
说明书和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其足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 实现这些实施例。实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型。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 包括在其它实施例中或代替其它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发明实施例的范 围包含权利要求和所有可用等价物的全部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的分组数据封装和分组路由。 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发明可以涉及网络安全以及用于处理被篡改的网络节 点或主机的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涉及在正常分组数据传输和 “穿隧(tunneling)”分组数据传输之间进行切换。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 明可以包含半导体器件。
本文参考了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和互联网工程指导组(IESG)定 义的、并作为标准跟踪RFC来记录并公布的RFC(请求注解)。
请求注解2003(C.Perkins,“IP Encapsulation within IP”,RFC 2003, IBM,1996年9月公布)将封装定义为一种在互联网协议数据报内封装(作 为有效载荷携带)互联网协议数据报的方法。例如,有一种方法将一个IP 数据报或分组包装为另一个IP数据报或分组内的有效载荷。
穿隧技术是一个术语,其通常用于描述通过附加另一个报头来改变互 联网协议(IP)数据分组的正常路由路径的处理过程。典型地,替代的路由 路径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路由节点通常被称为隧道的端点,而在两个端点 之间的路径被称为隧道(tunnel)。
术语穿隧和封装通常用于创建穿过通信系统的隧道的常见情况。从 RFC 2003开始,封装被建议作为一种改变数据报的正常IP路由的手段, 这是通过将其传送到根据原始IP报头中的IP目的地址字段(的网络部分) 本不会选择的中间目的地来实现的。一旦封装数据报到达这一中间目的节 点,其被解封装,得到原始IP数据报,随后将其传送到原始目的地址字段 所指示的目的地。这一数据报的封装和解封装的使用常被称为对数据报进 行“穿隧”,并且封装器和解封装器被认为是隧道的端点。
因此,IP数据分组流通常从源开始,通过封装功能模块,通过解封装 功能模块,到达目的地。通常,可以有多个源和目的地对使用封装功能模 块和解封装功能模块之间的相同隧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特尔公司,未经英特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11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