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两个减振器之间具有跨接偶合器的变矩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50941.X | 申请日: | 2006-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6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 发明(设计)人: | B·米勒;S·迈恩沙因;T·克劳泽;M·德格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45/02 | 分类号: | F16H45/02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侯鸣慧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两个 减振器 之间 具有 偶合器 变矩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矩器,该变矩器具有两个减振器和一个跨接偶合器, 其中,该跨接偶合器设置在这些减振器之间的力流中。
由文献DE 4333562A1(图4)公知了一种变换器,该变换器在两个 减振器之间具有一个跨接偶合器218。变换器设置有一个用于供给油的两通 道系统。在此缺点在于,当操作跨接偶合器时在涡轮上和/或在外部的减振 器250的输出件上和/或在径向内部的减振器的输入件上发生轴向移动。由 此可产生构件的卡紧或者可损害变换器的功能。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变换器,该变换器一方面在两个 减振器之间具有跨接偶合器,另一方面至少部分地不再具有所述缺点。
该任务这样来解决:该变换器装备有一个用于供给油的三通道系统。 三通道系统具有优点:油循环可借助于两个通道并且跨接偶合器的操作通 过一个单独的通道来实现。通过这种从供给油方面的功能脱耦使得变换器 功能得到改善。
根据本发明,跨接偶合器设置在径向外部的减振器的输出件上,该输 出件借助于滚动支承装置支承在变换器壳体中。
现在要借助于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附图表示:
图1根据本发明的变换器的半剖面。
在图1中可看到一个变换器1,该变换器在其内部除了泵11、涡轮12、 导轮13之外还包括两个减振器和一个跨接偶合器5。跨接偶合器5在此设 置在径向外部的减振器与径向内部的减振器之间。跨接偶合器5在此仅仅 例如构造成片式离合器。对于本发明重要的是径向外部的减振器的输出件2 的构型。该输出件在一定程度上如左侧的变换器壁的轮廓那样。由此可用 公知方式布置片式跨接偶合器。在此有利的也在于,借助于轴承20来高质 量地支承该输出件2。
另外有利的是,径向外部的减振器的输入件3在轴向方向上延伸。由 此在装配时预装配的组件可简单地从右向左插入到壳体中。另外,输入件 的这种构型是有利的,因为由此外部的减振器在其外直径方面几乎可接近 壳体的外直径。
输入件3的S形构型也是有利的,因为由此也可将片式离合器置于壳 体附近。另外,输入件3的上部的弧(弹簧4的右侧)和径向内部的减振 器的很低的结构也允许安置附加质量16。由此可用有利的方式协调整个减 振器结构的振动特性以及由此协调其减振特性。
在此无需进行进一步说明,因为对于一般专业人员来说从参考标号清 单中可知其它功能并且也可知这些构型。在此也参考文献DE 10350935 A1,在该文献中可非常详细地得出全部元件。
参考标号清单
1 变矩器/变换器
2 径向外部的减振器的输出件
3 径向外部的减振器的输入件
4 径向外部的减振器的弹簧
5 跨接偶合器
6 外部片承载件
7 内部片承载件
8 径向内部的减振器的输入件
9 径向内部的减振器的输出件
10 径向内部的减振器的弹簧
11 泵
12 涡轮
13 导轮
14 片
15 轴向止挡
16 附加质量
17 第一通道
18 第二通道
19 第三通道
20 轴承
21 轴承
22 轴承
23 泵颈部
24 力矩支撑件
25 变速器输入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未经卢克摩擦片和离合器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09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压训练装置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透光性导电薄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