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陶瓷门和板及其应用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50723.6 | 申请日: | 2006-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6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鸿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鸿泰 | 
| 主分类号: | E05D7/00 | 分类号: | E05D7/00;E04C2/38;E04C2/04;E06B5/20;E06B5/16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胜利 |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及其 应用 | ||
1.一种陶瓷板,其具有这样的材料成分,所述材料成分包括硅酸钙、石膏、水泥或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板包括两个大致平行相反的面,每个面具有长度和宽度,所述面中的第一面大体上是平坦的,而所述面中的第二面具有一体的翅、腹板、凹槽、脊部、沟槽、波纹形结构或由凹部或突出部形成的一体规则或不规则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翅、腹板、凹槽、脊部、沟槽、波纹形结构或由凹部或突出部形成的规则或不规则的结构在所述板的所述第二面的整个长度和宽度内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翅、腹板、凹槽、脊部、沟槽或波纹形结构相对于所述第二面不连续地延伸。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陶瓷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至一个所述面的支承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陶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框架通过紧固件被附着,其中所述紧固件从所述板的一个所述面延伸穿过所述板的材料。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陶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框架在所述对应的面的周边的一部分周围延伸。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4至6任一所述的陶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框架从所述对应面的周边被内嵌。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陶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是门,所述门安置成安装至门框或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陶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包括泡沸型密封件,以便产生所述门与所述门框或柜之间的密封。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陶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翅、腹板、脊部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陶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的材料包括石膏、水泥和填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陶瓷板,其特征在于,以1份水泥比10份石膏的比例提供水泥和石膏。
13.一种门,至少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板中的至少一个板是前述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板,各所述板以面对面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从而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翅、腹板、凹槽、脊部、沟槽、波纹形结构或由凹部或突出部形成的规则或不规则结构连接至所述第二板的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门,其特征在于,至少第一板与第二板以背对背的方式连接,而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翅、腹板、凹槽、脊部、沟槽、波纹形结构或由凹部或突出部形成的规则或不规则结构朝向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翅、腹板、凹槽、脊部、沟槽、波纹形结构或由凹部或突出部形成的规则或不规则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翅或腹板通过螺钉或钉子紧固件、夹具、粘合剂、或它们的任何组合连接至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翅或腹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所述的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包括水泥和石膏。
17.一种要求保护的陶瓷板,包括水泥和石膏材料,所述板包括离散的内部加强元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陶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散的内部加强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两个第一面与第二面中的至少一个上暴露至大气。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陶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具有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延伸的长度,所述板包括位于一个所述端部处的凹部,所述凹部在所述端部暴露所述离散的内部加强元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陶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第一面与第二面中的一个的端部上,并且所述元件是沿所述门的材料并在其内延伸而细长的,并且所述离散的元件在所述板的一个所述面上暴露。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20任一所述的陶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散的加强元件是由塑料、金属、陶瓷或它们的组合形成的。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任一所述的陶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散的加强元件具有T、L或U形横截面,或者用于随后安装加强元件的一个或多个螺合插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鸿泰,未经李鸿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507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