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刷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80049807.8 | 申请日: | 2006-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1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A·克劳斯;N·申布伦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S1/34 | 分类号: | B60S1/3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若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雨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雨刷器,尤其是用于汽车的雨刷器,以及一种按权利要求5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该雨刷器定向的相应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公开了雨刷器,该雨刷器安置在具有圆锥台状的端部段的驱动轴上。在该圆锥台状的端部段上构造压花纹,该端部段过渡到螺栓。该圆锥台状的段的压花纹啮合到构造在雨刷器的雨刷臂的端部上的套筒中的相应的压花纹中。该压花纹阻止雨刷器相对于驱动轴扭转。驱动轴端部上的螺栓从套筒中伸出并且啮合到螺母中,从而雨刷器固定在驱动轴上并且由于相互啮合的压花纹不能相对于彼此进行扭转。
雨刷臂相对于驱动轴的定向同时确定了具有雨刷片的雨刷器相对于挡风玻璃的定向。在制造中,希望雨刷器的确定的组件在很大程度上进行标准化,这样这些雨刷器可以用于不同的汽车。对于不同的汽车,雨刷器必须进行不同的定向。
在此,雨刷器定向的精密度取决于压花纹的沟槽的间距。在此,不应该低于沟槽的一定的间距,从而确保雨刷器的负载能力。然而,实践中证明雨刷器的可如此实现的精调是不够的。
EP 0 673 813 B1公开了一种所述类型的雨刷器,该雨刷器实现了雨刷器的足够的精调。该雨刷器具有雨刷臂和固定元件,其中固定元件固定在雨刷臂上,并且其中固定元件具有套筒,该套筒可以套到驱动轴上。
在此,精调通过相互叠放的定向盘实现。然而,由于该定向盘,雨刷器是体积大的并且是重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并且实现雨刷器相对于驱动轴精调的雨刷器以及一种用于该雨刷器定向的相应的方法。
本发明的任务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的特征的雨刷器和一种具有权利要求5特征部分的特征的用于该雨刷器的定向的方法得到解决。
对于按本发明的雨刷器来说,固定元件形状配合连接地以至少两个可能的定向中的一个定向插入雨刷臂中的凹处中。
通过将固定元件插到雨刷臂中,以有利的方式减少了雨刷器的体积。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元件在外边缘上具有压花纹,该压花纹啮合到凹处边缘上相应的压花纹中。
这类压花纹有利地特别适合固定元件相对于雨刷臂的精调。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元件在外边缘上具有两个对置的压花纹,该压花纹啮合到凹处边缘上的两个相应的压花纹中。
两个这样的压花纹有利地实现了固定元件相对于雨刷臂特别精细的调节,该雨刷臂具有细长的形状。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套筒的边缘具有压花纹,该压花纹可以啮合到驱动轴的相应的压花纹中。
这类压花纹有利地实现了雨刷器的粗调。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具有固定元件和驱动轴的雨刷臂的部件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雨刷臂部件的正视图;以及
图3是图1中雨刷臂部件的垂直于图1的剖面图的另一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雨刷臂1的部件的剖面图,在该雨刷臂的凹处2中插入固定元件3,该固定元件在中间具有套筒4,该套筒套到驱动轴5上。在套筒4的边缘上构造压花纹6。该压花纹6啮合到驱动轴5的相应的压花纹7中。在套筒4上的压花纹6允许雨刷器相对于驱动轴5进行粗调,方法是固定元件3在许多不同的位置中的一个位置中套到驱动轴5上。实际上,通过该压花纹6实现了雨刷器相对于驱动轴5的角度位置的大约3°的精度。在此,当固定元件3由软的材料制成时,压花纹7可以牢固地啮合到该固定元件3的压花纹6中。这样,该固定元件不仅形状配合连接地而且还传力连接地固定在驱动轴5上。
固定元件3在外边缘上对置的两侧上具有压花纹8和9。这两个压花纹8和9啮合到凹处2的边缘上的两个相应的压花纹10和11中。固定元件3的外边缘上的这两个压花纹8和9沿着雨刷臂1布置。由于雨刷臂的伸展的形状,该布置实现了固定元件3的外边缘上的压花纹8和9之间较大的间距。压花纹8和9之间的大的间距是必需的,以便在预先给定压花纹8和9的沟槽之间的间距时实现固定元件3的精调,因为不允许低于压花纹8和9的沟槽之间一定的间距,从而不减小雨刷器的机械负载能力。实际上,通过压花纹8和9实现了大约0.5°的角度位置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800498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